悠扬民歌 美好生活——记第三届“淮安市文明家庭”金矿家庭金矿常说,南闸民歌让其精神世界变得富足。在农家小院里,金矿和刘桂芳夫妻俩的民歌哼唱声不时传出。如今,在孙女的指导下,金矿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分享南闸民歌,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金矿的分享加深了对南闸民歌的了解。
练就“独门绝技” 摘得“满天繁星”,淮安工业园区下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近年来,淮安工业园区聚焦创新这一关键词,坚持政策引领、龙头带动、人才赋能协同前行,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标志性地区。
降本减负“大礼包”的含金量有多高?近年来,淮安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5000亿元大关,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这都离不开为企业松绑、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比如,从2022年起,市发改委等8个部门每年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涉及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等领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仅2022—2023年,就为企业减免费用4700余万元。
淮安市安委会调度推进安全生产工作7月18日,市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分析研判形势,部署推进下半年工作。市长、市安委会主任顾坤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着不让、一刻不松地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坚决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全市安全形势平稳向好,为淮安在全省挑大梁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淮安市领导调研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昨日,市委书记史志军、市长顾坤带队调研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史志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优化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擦亮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让古老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6000元现金“不翼而飞”,淮安涟水民警细心搜寻“完璧归赵”“警察同志,太感谢了,你们办事效率太高了!”近日,居民徐先生将一面印有“热情服务暖民心 排忧解难似亲人”字样的锦旗,送到涟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对民警钱龙、辅警何中伟尽心尽责为其找回现金表示感谢。
织密安全网 护航新发展,金湖县黎城街道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金湖县黎城街道紧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通过科技赋能、精准施策、长效保障三维发力,推动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关于淮海西路船闸支线道路封闭路口的公告因淮安港市区港区新港作业区三期35千伏供电外线配套工程淮海西路(船闸支线与港池路交叉口)道路封闭施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现决定从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8月18日,实施禁止机动车通行的管理措施。届时,请过往机动车合理选择出行线路,绕道行驶,并自觉遵守交通引导标志。
京沪支队第二大队严把规划关,平桥服务区房车营地驿站项目 取得关键进展近日,京沪支队第二大队组织召开专项审查会,对京沪高速平桥服务区房车营地驿站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评审,标志着该服务区优化功能布局、提升路域服务水平的重要项目进入关键推进阶段。
“葡萄匠人”薛玉:用“科技剪刀”剪出乡村振兴“绿宝石”在淮阴区淮高镇顾庄村的葡萄园里,一串串精心培育的阳光玫瑰葡萄晶莹剔透,果粒饱满均匀。这些优质葡萄的培育者,是淮阴区鑫香印家庭农场主薛玉。这位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的“新农人”,15年来将专业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不仅使自家葡萄荣获省级奖项,还带动周边2000亩果园实现增产增收,成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中的佼佼者。
淮安市残联举办残疾人先进事迹分享会近日,市残联举办残疾人先进事迹分享会。全国自强模范刘伯晓、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凯、省自强模范梁晓军、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徐冕、市自强模范吴延胜分享自立自强、拼搏奋斗的故事,凝聚扶残助残的社会合力。
淮安公积金助企贷试点工作启动,为苏北首创7月17日,“淮金助企 成全共赢”公银企金融合作签约仪式在洪泽区举行,洪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邮储银行洪泽支行、江苏银行洪泽支行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两家银行现场先后为罗孚橡胶、汽车半轴制造等4家企业发放总额度7000万元的贷款授信。这标志着淮安公积金助企贷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为苏北首创,这也是淮安住房公积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实践成果。
盱眙:多维赋能精准施策 打造县域教育新高地盱眙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积极引导全县校级领导班子将更多精力用在教学教研管理与对师生的关爱服务上。全县推行校长80%时间在校园、在课堂、在教师和学生身边的工作法,每日汇总校领导听课、教研情况,确保管理重心下沉。广泛开展全县“教育教学教研展示活动”,常态化开展质量监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县中教育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革命烈士王元甲——英雄出少年 丹心照汗青由于历史原因,王元甲的烈士身份长期未能确认。直到1989年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王元甲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如今,他的事迹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淮安黄岗遗址入选近日,省政府批准同意74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淮安申报的黄岗遗址入选。
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公布,淮安两项创新成果入选近日,上海市经信委、江苏省工信厅等联合发布《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我市两项创新成果入选,分别为江苏华夏仪表有限公司的自清洁型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
成本做“减法” 服务做“加法”,淮安出台激励措施推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安全生产领域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主动性,近日,我市印发《淮安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五优五先”联合激励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推出税收、金融、保险等十大领域“政策礼包”,助力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田管家”张久成的“丰收密码”:科学种麦 亩穗数45万 年增收超80万元“我们去年种的小麦是‘淮麦268’,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小麦亩穗数从上一年的不到40万提升到45万左右。”近日,淮阴区三树镇种植大户、惠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久成说。
资源资产化 服务产业化 收益共享化,水乡洼地头桥村如何“流金淌银”?盛夏时节,淮安区流均镇头桥村的千亩青虾养殖基地里,养殖户正忙着收网,一尾尾青虾在阳光下跃动。这个曾因地势低洼被称为“淮安市最低处”的水乡村落,凭借对水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作社的创新运作,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487万元,村民户均年分红超2200元,走出了一条“以水为媒、以网聚财”的特色振兴路。
淮安旧房装修改造专项补贴政策惠及刚需人群,今年已有220户家庭收到489.83万元“翻新红包”当前,淮安正在筹备下一轮政策宣传与资金申报工作,计划通过扩大线上申请覆盖面、引入信用承诺制等举措,进一步简化流程、提升效率。随着更多补贴资金陆续到位,这一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组合拳”,将持续释放家装消费潜力,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