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多维赋能精准施策 打造县域教育新高地

 2025-07-19 266来源:淮安日报

“盱眙中学实施‘振兴盱中行动计划’以来,不仅硬件得到改善,更深层的变化在于师生的精气神,教师教研热情高涨,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也在持续提升,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近日,江苏省盱眙中学党委副书记周志国感慨道。

盱眙中学这一系列可喜变化的背后,是盱眙县“县中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盱眙县以“县中振兴”战略破局,多维赋能,精准施策,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今年,盱眙新马中学晋升省四星级高中,全县省四星级高中占比达50%,“学在盱眙”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多维赋能 助推县中教育跨越发展

近年来,盱眙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中振兴”部署要求,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调研,现场解决县中发展难题;每年召开县中振兴大会、专题座谈会,研究推进县中振兴工作;出台《关于提速“县中振兴”的实施意见》,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制定12条30项具体任务,构建起清晰的行动框架,为加快实现县中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盱眙县财政专项安排700万元用于支持县中发展,县委编办创新设立教师编制“周转池”,核定100个全额拨款编制,有效缓解高中教师缺编问题。县人大、政协通过校长述职评议、专题调研等方式建言献策,县纪委监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形成多部门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

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动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今年盱眙整体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对“县中振兴”战略成效的最好印证,更为盱眙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盱眙中学冲击顶尖名校,马坝高中创新发展艺体特色,新马中学强化综合培养。”盱眙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各高中错位发展、各美其美,均取得了明显进步。”

师资筑基 创新机制激活核心动能

优质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周志国坦言,优质师资的流失,曾一度困扰学校发展,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其他城市,连带影响生源稳定性。

要想建强教师队伍,招引人才是第一步。为此,盱眙县加大中学教师招聘力度,2024至2025年,通过名校优生招录高中教师62人,公开招聘49人,师资结构持续优化。同时,支持盱眙中学开展“引凤”“留凤”“育凤”工程,广开门路选聘一批兼职教研员,构建多层级、全覆盖、高质量的高中教研共同体,推动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教师招进来,如何留得住?盱眙县给出的答案是——构建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盱眙县创新推出差异化奖励政策,2024年发放“县中振兴”专项奖励653.32万元,重点倾斜一线教师、毕业班教师和教学业绩突出者。三所公办高中率先实施岗位晋级改革,今年4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拓宽。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盱眙县教师获得感显著提升,师资队伍稳定性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解决“生源之困”便水到渠成。今年,盱眙县中考前100名学生本地就读率提升至69%,优质生源流失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

质量跃升 改革构建优质教育生态

教育振兴的根本在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盱眙县以创新思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马坝高中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建在乡镇的省四星级公办高中,与省重点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探索“体育特色+学科提升”融合模式。“过去学校艺体生培养基本靠学校自行摸索,有了高校的专业教育助力,今年学校体育班达线人数大幅增加。”马坝高中党委书记许华先说。“‘县中振兴’真的改变了很多县区孩子的未来。”马坝高中高三学生家长万红光说:“盱眙县教育今非昔比,现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无需舍近求远。”

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提升同样关键。盱眙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夯实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高中教育才能轻装上阵。”盱眙县坚持筑基固本,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全链条优质均衡发展体系,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出台《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办学的实施意见》,组建4个小学、3个初中教育集团,通过“强校带弱校”“名校办分校”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解决“县中振兴”基础牢不牢问题。

盱眙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积极引导全县校级领导班子将更多精力用在教学教研管理与对师生的关爱服务上。全县推行校长80%时间在校园、在课堂、在教师和学生身边的工作法,每日汇总校领导听课、教研情况,确保管理重心下沉。广泛开展全县“教育教学教研展示活动”,常态化开展质量监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县中教育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记 者 杨 尚 姜彩兰 吴家婧,通讯员 陈玉林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清拖遗留固定资产处置

◎淮安生态文旅区梧桐公馆社区用房面向社会公

◎淮安市中心金汇广场、中环国际广场房屋出租

◎国企招聘5名!淮安洪泽湖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创业大厦、春晖路商业街部分房屋租赁权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