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金湖县黎城街道紧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通过科技赋能、精准施策、长效保障三维发力,推动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高效监管网络。黎城街道依托全省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构建“属地+行业”双覆盖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开展专业巡查与场所自查,借助系统实时监测,实现动态达标率100%。针对重大节日及关键节点,创新实施“四包四统”机制,对4480家小场所实行“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理,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率达100%。春节前夕,该系统预警某餐饮场所燃气管道老化,黎城街道立即联合专业团队完成整改,成功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充分彰显科技监管的精准性与高效性。
精准施策,实施靶向攻坚治理行动。聚焦电动自行车、小作坊、仓储物流等领域,黎城街道开展30余次专项整治,打造“发现—派单—整改—验收”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在工贸领域,累计排查企业1046家次,推动隐患整改;为45家“厂中厂”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整改相关问题。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问题,该街道通过建设集中充电桩、设置智能监控设备,违规行为大幅下降。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运用“清单式检查+销号式整改”模式,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切实提升重点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长效保障,完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黎城街道通过强队伍、明责任、聚合力三管齐下,构建安全生产长效保障体系。在队伍建设上,分层分类开展4次专题培训,选派17名社区骨干参加县级提升班,创新实施“1+4”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兼具专业素养与科技应用能力的监管队伍,助力隐患排查。责任落实方面,推行“网格化+清单化”管理,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个网格,对高风险企业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同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
安全生产需以科技为翼提升监管效能,以精准治理破解风险顽疾,以长效机制凝聚治理合力。据悉,黎城街道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以更扎实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以创新经验为基层安全生产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通讯员 徐 萍 王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