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把脉问诊后,将可吸收的线体穿入合适型号的空心针内,然后根据辨证结果将它们精准地“埋入”患者的穴位中。
在淮安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阳医派程氏针灸第四代继承人、该院针灸科主任刘永涛和团队成员娴熟地为患者进行着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治疗。
“除了针灸、拔罐、刮痧等日常工作,一般每天上午要接诊约30位接受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刘永涛说,自从今年国家号召大家减重以来,来咨询穴位埋线疗法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以中青年群体为主。
刘永涛说,中医穴位埋线疗法通过对穴位的长期刺激,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身体代谢、减少脂肪堆积,进而达到减重、塑形的目标。虽说穴位埋线疗法消除了不多人的大肚腩,但如果没有专业医生辨证论治,不准确、不规范的穴位埋线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埋线后放松管理会反弹
26岁的小吴刚工作不久,由于工作压力大,她经常熬夜加班赶方案,运动少,睡眠差,饮食不规律,体重半年增加了12斤。身高161厘米、体重71公斤的她,肚子上甚至出现了肥胖纹。
今年3月中旬,小吴决定改变形象,便来到市中医院针灸科,通过接受穴位埋线治疗来减重,结果1个月瘦了10斤,这让她欣喜若狂。然而,随后的1个多月里,她停止了治疗,又在饮食管理方面有所松懈,结果胖了4斤!近日,她再次来到市中医院针灸科,希望通过调理脾胃来减重。
穴位埋线并非人人适合
刘永涛说,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已经在该院针灸科开展了十余年,今年才“火出圈”,受到中青年肥胖人群的追捧,甚至被部分人视为“躺瘦”神器。实际上,这种疗法并非万能,更不是适合所有人。若仅依赖该疗法而忽视生活方式的全面调整,减肥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哪些人不适合该疗法呢?
基础疾病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者。
特殊生理阶段女性:经期、孕期、哺乳期女性。
体质敏感或异常者:瘢痕体质、过敏体质、皮肤感染者。
其他禁忌人群:严重营养不良或消瘦者、精神疾病或有晕针史患者。
埋线后不可“躺平”
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减重就意味着“一劳永逸”“躺平等着掉秤”吗?医生的回答是——当然不行。
穴位埋线疗法通过持续刺激穴位抑制食欲、促进代谢,但效果会随着线体被吸收而逐渐减弱。若埋线后暴饮暴食、久坐不动,体重极易反弹。
刘永涛说,穴位埋线疗法只是一种手段,更像是催化剂,可以帮助人们突破减肥瓶颈期。
最好的减肥方式还是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在饮食管理方面,应减少高糖高脂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隐形热量”(如零食、含糖饮料)摄入。在规律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并配合力量训练以提升基础代谢。
(张娣娣 申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