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后,高温天气依旧。然而,比这天气更火热的是涟水县第三水厂项目建设工地上的繁忙景象:在耸天林立的塔吊下,钢铁构件被精准吊装;钢筋丛林里,工人师傅们汗流浃背却依然忙个不停;混凝土浇筑现场,机器轰鸣声与施工技术员的指挥喊叫声交织成奋进的冲锋乐章。这片热腾腾的土地上,一场为了全县人民及时用上“放心水”的建设攻坚战,正在争分夺秒地加速推进。
涟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的滋养。2024年全县最高日用水量达21.4万吨,现有二水厂20万吨的日产能力已无法满足需求;县域招商引资项目中,用水大户不断增加,供水瓶颈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涟水县第三水厂——这座日产能力15万吨水的现代化水厂,从蓝图描绘的那一刻起,就承载着全县人民的殷切期盼。2024年12月25日,涟水县第三水厂在万众瞩目中破土动工。
走进施工现场,14个单体工程如棋盘上精心摆布的棋子,铺展成壮阔的建设图景。自控管理用房、南北清水池等五个单体已完成结构封顶,灰白的墙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如同率先竖起的胜利旗帜;预臭氧沉淀池的钢筋骨架已勾勒出大半轮廓,工人们正为剩余20%的结构施工发起冲刺;碳砂双侧滤池里,模板支护与钢筋绑扎交替进行,50%的完成率背后,是“预臭氧+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的先进工艺即将落地。从反冲洗泵房到脱水机房,从5公里浑水管网到3公里清水管线,每一处细节都诠释着“民生工程重千钧”的深刻内涵。
“衣服拧得出水是常事,但想到早一天完工,大家就能早一天用上更优质的水,这点累算啥?”正在绑扎钢筋的王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汗。为了抢回梅雨季节耽误的工期,项目部实行“早晚错峰、中午休整”的弹性工作制,既避开正午烈日高温,又保证有效施工。
“第三水厂建成后可为全县居民提供更稳定、更优质、更充沛的饮用水,通过系统整合与智慧化升级,进一步推动全县供水体系持续、高效、稳定运营。”项目负责人程小椿说,这座采用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将与现有自来水生产供给设施实现智慧联动,通过水质检测中心升级和智能管控系统调控,让每一滴水都经得起检验。而保滩街道取水口泵站升级改造、浑水清水管网配套延伸、涟水湖泵站系统改造、现有厂区一二三期的设备设施建筑物修复升级改造等,为提升第三水厂县域供水能力提供了保障。该项目预计明年5月交付使用。
俯视已封顶的清水池,仿佛能看见不久的将来,清澈的自来水从这里出发,流进千家万户的厨房,溅起醉人的水花;淌入产业园的各个厂房,滋润机器的轰鸣。在这片被汗水浸透的土地上,建设者们正用钢筋水泥书写着答卷——那是对民生的庄重承诺,是保障和促进涟水经济发展的深厚底气,更是一座城市与水之间久远、绵长的约定。
■通讯员 高婉莹 汪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