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涟水县保滩街道坚持产业为要强实力、生态为基亮底色、农旅融合增动力,精心谋划、综合施策,全力打造“村级强、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样板。
产业驱动解锁村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立秋刚过,保滩街道缺口社区葡萄园第一批夏黑葡萄迎来丰收。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满藤架,在阳光下闪耀着紫水晶般的光泽。果农们穿梭在葡萄架间,小心翼翼地剪下一串串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喜悦。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保滩街道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精心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周集村“五黑”特色农产品、喻集大葱、洪荡白菜、厉渡红薯等特色种植已形成规模效应;缺口社区、新港北村、肖渡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草莓、葡萄、黄桃等精品水果种植,带动近300户农户增收致富。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保滩街道与安东控股、淮安富士源食品等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年供应优质农产品30万公斤。同时,喻集传统油坊、洪荡手工粉条作坊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蓬勃发展,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电商赋能让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
周集村党群服务中心里,村民们麻利地将带着晨露的新鲜黑玉米装入真空袋。直播间里,订单提示音“叮咚”作响,弹幕刷着“已下单”“求补货”,映照出周集村通过黑玉米走出的产业振兴之路。周集村党总支书记周林会下播后,掰开玉米边检查边强调:“必须确保每根玉米的品质,品质就是咱直播的生命线。”
保滩街道建成电商服务中心和3个村级直播点的“1+3”电商矩阵,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从包装设计到物流配送的全链条服务。其中,周集村通过抖音平台开设乡村振兴主题账号,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元,带动线上农产品年销售额超40万元;“洪荡村老滕”账号则以朴实无华的风格记录村务日常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实况,赢得广大网友的喜爱和信任。这种“电商+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更让保滩的特色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旅融合逐梦田园里的“诗和远方”
走进保滩,处处展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稻浪在微风中起伏,与远处郁郁葱葱的苗木基地相得益彰。童话森林、璞趣园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千果百卉园中果树飘香,拖拉机农场里田园小火车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
保滩街道不断探索“田园成花园、社区变景区”路径,通过盘活闲置农房资源,精心打造特色民宿、花园餐厅和乡村咖啡馆等新业态,构建独具韵味的乡村消费新场景。同时,重点引进童话森林亲子乐园、璞趣园劳动教育基地、桃花源生态农庄、乐享果玩采摘园和拖拉机农场等特色旅游项目,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规划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旅融合产业集群。成功举办全国木球锦标赛、山海经梦幻花灯会、周集村健康跑、乡村音乐会、社区运动会、老周说媒等活动20余场,3次获央视报道,吸引游客近2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超20万元,实现“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转化。
■通讯员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