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畅想

 2025-03-27 279来源:淮海晚报

临街面对面挤满了灰旧的小院,门楼高高低低,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店铺。生意对着石板街做,柜台后面是床铺和厨房。每天一排排拆合的店铺板门打开时,炊烟的香味就从煤球炉里飘摇而出。到老井里拎水的居民起得都很早,一道道明亮的水迹在青石路上画出歪歪扭扭的线,最后消失在花街一户户人家的门前。如果沿街走动,就会在炊烟的香味之外辨出井水的甜味和马桶温热的气味,还有清早平和的暖味。

上面这段文字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北上》中关于“花街”的描写。因为作者徐则臣先生曾在淮阴师范学院读过书,并且留校工作过一段时间,清江浦的花街留下过这位大作家的足迹,所以淮安人,尤其是清江浦人觉得非常荣耀,从内心深处感谢作家通过文学形式将花街展现在世人面前。近期,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更激起了人们对花街的关注。

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在悬有“花街”字样的街头打卡拍照,似乎自己顷刻间便化身电视剧中的角色,进而对大作家徐则臣及其作品产生了更多的兴趣。附近卖烤串、吹糖人的商户们更是期待借助这股东风,让每天的营业额翻上几番。还有不少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大力造势,最好把全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吸引到清江浦来。

我是土生土长的清江浦原住民,对于小说和电视剧中能够出现“花街”,自然非常高兴。我很感激作家和编剧。在我心中,只要出现“花街”,我自然就会将其与清江浦的花街联系起来。至于电视剧的取景地是否是清江浦,我认为并不重要。不过,我更清楚,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花街”其实是作家和编剧的文学意象,或者说是艺术符号。

众所周知,清江浦有一条名为“花街”的老街。

至于花街的来历,据我了解似乎目前并未见诸某个史籍文本,有的只是人们的口口相传,其中以“种花说”和“制作绢花说”为盛。这些传说很美好,也非常具有正能量。但老实说,我觉得这些传说并不具备个性,更不具备唯一性,因为这样的传说放在运河沿线所有有过繁华历史的城市或许都能说得通。

真正让包括花街在内的清江浦走向繁华的应该是清江闸。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任命陈瑄为总兵官,总督漕运。当时,海运会遭遇倭寇的骚扰。为了保证京师的物资供应和漕运的安全,把京师和南方经济中心有效地连接起来,陈瑄把疏浚大运河提上了日程。那时,江南运河上的漕船到淮安后,不能直接进入淮河,要进行水陆转运,经过仁、义、礼、智、信五坝后,才能入淮河而达清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陈瑄走访当地百姓后得知,城西管家湖西北,距淮河鸭陈口二十里的地方,宋代乔维岳所开故沙河的旧渠,宜凿为河,可引湖水通漕。他还筑闸四处,分别为清江、福兴、通济、惠济。清江闸位于淮水与运河交汇处,当黄河水涨时,就关闭清江闸。从此,江南漕船可以直达清江浦,既免除了陆运过坝之苦,又减少了许多风险。

陈瑄建造的清江闸,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保护最好的古船闸。

我在灯下读明末清初人留下的两首诗,觉得找到了花街乃至清江浦当年繁华的密码。一首是吴伟业的《清江闸》,一首是姚承望的《袁浦》。

吴伟业在《清江闸》一诗中写道:“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善事监河吏,愁逢横海兵。我非名利客,岁晚肃宵征。”

读吴伟业的诗,想来他老人家并没有特意为清江浦或者花街留下赞颂的诗句,但正是应了“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过清江闸的艰辛与危险,却无意中让我寻觅到包括花街在内的清江浦走向繁华的缘由。

“帆迟几日程”,意指过清江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在这里停留几日。有人停留,就有了“人口红利”,就要消费,而且这些消费者中不乏腰缠万贯的商人。这些商人岂能不明白“浮生若梦,人生几何”?岂能不高吟着“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灯红酒绿的一条“花街”还不是呼之欲出?说到“善事监河吏”,事奉这些脑满肠肥的官吏,还有什么比沉浸在推杯换盏中更为“善事”?

姚承望的《袁浦》似乎在为我的猜想寻找注释:“畚锸经营苦,帆樯日夜过。水争廛市绕,官比士民多。南北舟车界,淮黄里外河。年年资钜帑,保障竟如何。”弹丸之地的清江浦竟然“官比士民多”,更兼有“年年资钜帑”,想不繁华都难!

现在清江浦的花街只有一小截,二三百米,比起原来的三四里长,规模上自然有点逊色。所幸后来对残存的老街进行了改造,“螺蛳壳里做道场”,引进了一些老字号和传统手工艺店铺,从而将老街融入了大闸口片区统筹规划、建设,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如此看来,花街的这一段也有类于断臂维纳斯的美妙。

其实,人们当初不会知道如今有一部名为《北上》的小说提及花街,更不会知道这部小说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还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加以诠释。更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对都天庙街区、南门小街等历史街区的改造更为慎重了。

如今的花街是一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记忆、重构身份的成功探索。借助小说《北上》及据其改编的影视作品,花街能够迅速地“火”起来,在感谢作家、编剧的同时,更要为当地政府的远见与智慧点赞,为满怀热情、建设家乡的民众点赞。同时,我相信,以此作为基点,我们将来会把寄身的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好,这也是每一位淮安人的使命。

■特约撰稿 钱万平

◎预算108.8万!淮安市繁荣小学教育集团

◎本人征婚启事征婚启事

◎淮安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公开竞聘

◎招聘教师79名!2025年淮安市淮阴区公

◎2025年淮安市市属及部分区属事业单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