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吴运铎在金湖小朱庄的峥嵘岁月

 2025-03-17 396来源:淮海晚报

他,是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兵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曾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他就是把一切献给党的“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

为了弘扬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精神,2017年,我和同事们研究决定将正在筹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为金湖吴运铎实验学校,借此把吴运铎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利用红色资源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年,我和几位同事专程赴京拜望吴运铎夫人——新四军老战士陆平,以征得其同意,同时,向她汇报学校的建设情况和吴运铎纪念馆的筹建情况。

得知老家来人,老人一大早就起床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沙发上等待我们到来。90多岁的陆平精神矍铄。当她得知我们来自金湖县,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并喃喃念叨了一句:“家乡的油菜花开了!”

是的,此时的金湖桃花红、杏花白、菜花黄。千里沃野,油菜花开。

老人原籍江苏扬中,在金湖小朱庄度过了许多个艰苦卓绝、终生难忘的日日夜夜,她早已将金湖视为第二故乡。

老人深情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老人的回忆和其子吴小荣老师的讲述,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前辈吴运铎的了解,也让我们的敬仰之情愈加浓厚。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蔡甸。其父吴树堂因在当地生活无以为继,跟随老乡背井离乡来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吴运铎于1917年1月出生在安源煤矿,6岁起进入煤矿教会及俱乐部创办的学校读书,成绩优秀。后来,他进入黄石富源煤矿机器厂,在电机车间当学徒。1938年,怀揣着驱逐日寇、民族解放理想的吴运铎参加了新四军。因为会修机械,组织安排他到新四军皖南歙县的麻岭坑修械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兵工生涯。

1941年9月,新四军第2师师部驻扎在盱眙黄花塘。按照罗炳辉师长的命令,吴运铎带领一支队伍悄悄来到金湖小朱庄,借用农户家的三间茅草屋,开始筹建兵工厂。这里地处苏皖交界的高邮湖畔,蒹葭苍苍、交通闭塞,新四军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直到1946年,吴运铎一直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奋斗着,在中国兵工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给当地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红色记忆。

造子弹,要有机床,要有钢铁,要有铜。然而,当时他们手中连一颗钉子也没有。

吴运铎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当年,国民党政府曾打算在当地修建水闸,后来因为抗战爆发没有实施,用于修建水闸的钢材和机器被扔进了三河中。于是,他立即开展打捞工作,及时解决了钢材短缺的难题。随后,他又组织人员走街串巷,从群众手中收购铜板……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吴运铎带领队伍将兵工厂办了起来。后来,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他把兵工厂搬到了邻近的仙女庙。偏僻的乡野上火焰升腾,“叮叮当当”的捶打声奏响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屈强音。

1942年夏,陆平怀着抗日救国的满腔热血参加了新四军。1943年,她被调往新四军第2师兵工厂,结识了新四军第2师军工部工务科科长吴运铎。那时的吴运铎身上多处负伤,左手残疾,左眼失明。原来,当时,一批不能使用的迫击炮炮弹被运到了兵工厂,上级要求他们尽一切努力提早修好。吴运铎带领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日夜抢修炮弹。就在他拆卸一个炮弹时,突然发生了爆炸,他的左眼、左膝以及左手手指被炸伤。

尽管多次受伤、不幸残疾,吴运铎始终以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为榜样,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夜以继日地研发武器。“既然是战斗,总会有牺牲。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他说。

说到吴运铎研发枪榴弹的过程,当年曾在兵工厂工作过的新四军老战士至今记忆犹新。

1943年春,组织安排吴运铎去延安学习,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出发前,罗炳辉师长找吴运铎商量。罗炳辉说:“抗战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你能不能放弃这次学习机会,留下来集中精力研发新的武器,以便前方部队更好地打击敌人。”吴运铎说:“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既然工作需要我留下,我就留下。我一定会研发出新的武器,让战士们在前线更好地杀敌。”

研发新的武器谈何容易。吴运铎虽然当过电工、钳工、铸工,但文化水平不高。为了补齐短板,他迎难而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啃读《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等业务书籍。他硬是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枪榴弹。从此,新四军战士多了一个新的武器装备。1943年,日寇入侵淮南根据地,新四军战士使用枪榴弹在桂子山战斗中击毙了80多个日本鬼子。

在小朱庄,吴运铎带领同志们不仅完成了年产60万发子弹的任务,还研制生产了迫击炮炮弹、地雷、枪榴弹等新的武器装备。1944年,吴运铎带领队伍成功研制出了平射炮。

在小朱庄,吴运铎曾经说过:“抗日不胜利不结婚。”1946年元旦,沉浸在抗战胜利喜悦之中的陆平和吴运铎结为夫妻。“没有啥仪式,也没有唱《兄妹开荒》,事后组织出面简单操办了一下,请了几位客人,我们给大家敬了酒。”陆平老人回忆说。

这场平平淡淡的婚礼,让老人深情铭记了一辈子。

1946年6月,吴运铎和陆平离开了小朱庄,奔赴新的战场。

1951年,吴运铎作为特邀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他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

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1983年,吴运铎与孙敬修、费路路等人在河南倡议成立“关心教育下一代协会”,与孙敬修、高士奇、费路路等人联合倡议并发起成立“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从此,他奔走于各所学校,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青少年教育事业。

1991年5月2日,吴运铎无愧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的诺言。

如今,在金湖吴运铎实验学校,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参观吴运铎纪念馆,观看《吴运铎》故事片,阅读吴运铎先进事迹校本教材,然后撰写观后记和读后感,革命传统教育已经融入了学校课堂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吴运铎把献身党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他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吴运铎,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二研究所首任所长,国防科委二十院、五机部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等。文中所涉内容来自吴运铎家人介绍以及赵长安的作品《吴运铎人生传奇》。■特约撰稿 闵宇平)

◎绿地世纪城云林路商业用房公开招租

◎淮安某殡仪馆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名!从事

◎淮安区轻轨旁明珠大厦多层4楼中装有车库3

◎预算108.8万!淮安市繁荣小学教育集团

◎本人征婚启事征婚启事

上一篇:诗中淮安

下一篇:温情居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