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逐浪 扬帆远航——写在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运营一周年之际

 2023-11-05 1937来源:淮安日报

岁月更迭,大潮再起。当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为美丽的淮安港披上金色外衣时,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迎来运营一周年的光辉时刻。

2022年9月2日,上港集团、江苏省港口集团、淮安港口物流集团合资公司签约仪式举行,上港(淮安)公司揭牌。两个月后,公司正式运营。作为全市水运集装箱运营管理主体,一年来,上港(淮安)公司以奋斗为帆鸣号起锚,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公司主营收入、净利润、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年光阴,上港(淮安)公司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大美画卷,以更加有力的步伐追逐新的梦想。

聚焦使命担当 “进”的成效更显

今年3月14日,一艘货船满载马士基航运公司的集装箱,缓缓驶出淮安港前往上海港,最终将登上远洋货轮发往欧洲。这标志着“淮安—上海”外贸陆改水产品(马士基)成功首航。

为推进内陆集装箱枢纽(ICT)模式全面落地,一年来,上港(淮安)公司积极优化淮安港箱源结构,充分利用上海港外贸空箱资源、航线资源和费率优惠政策,有力解决淮安港传统外贸业务转港难、用箱难等问题,全面推动口岸外贸业务取得新突破。同时,不断加大客户推广和口岸宣传力度,定期对属地及周边重点外贸企业开展拜访推介,与船公司、货主企业、物流企业等加强沟通,以业务需要寻求合作机会,推进干线CCA(外贸驳船运输协议)签约淮安,加强与马士基、中远海等全球知名船公司协调,形成一体化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

截至9月底,上港(淮安)公司完成水运集装箱吞吐量247861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其中,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20923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2%。经测算,较传统公路运输,水运集装箱每年可为地方及周边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5000万元。

聚焦生产效能 “稳”的成色更足

京杭大运河畔,一排排集装箱整齐摆放,高大的龙门吊有序作业;泊位前,集装箱船舶一字排开……这里是淮安港二期,苏北内河集装箱体量最大、机械化程度最优、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专用码头。

一年来,随着集装箱业务特别是外贸业务大幅增长,上港(淮安)公司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精心安排作业计划,单船装卸平均效率由18自然箱/小时提升至20自然箱/小时。今年8月,昼夜装卸船生产作业量、单月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创淮安港开港以来历史新高。

同时,上港(淮安)公司积极响应“智慧海关”建设,对接海关系统建成数据交换中心、口岸服务系统,大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拓展“一站式”作业、“一单式”作业试点,基本实现一次作业、一次检查、一次通关,大力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同时,上港(淮安)公司申请扩大海关监管范围至整个淮安港二期作业区,增加空箱堆场容量。

目前,淮安港二期堆存容量由2500标箱提高至3000标箱;智能闸口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了管理无人化、办单无纸化,进一步解放人力资源,优化生产作业效能。

聚焦发展根基 “实”的基础更牢

淮安港二期集装箱码头泊位上,一座座岸桥伸展长臂,锁头一开一收,吊具一提一放,平均3分钟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在百米外的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码头各点位的作业画面,并通过“5G+AI”安全可视化系统,进行人脸识别抓拍、安全帽检测。

为强化安全管理体系与科技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本质安全管控水平,上港(淮安)公司全面建设“智能安监”,构建港区安全管理“一张图”。据介绍,通过智慧监控平台,实时预警生产作业情况,对进入港区的人、车、物全域感知,精准识别和提醒异常动作和状态,实现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智能识别、自动报警以及数据分析等,为公司提供24小时、全方位智慧监管,不断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物畅其流志在千里,畅通循环港兴四方。在运河之畔,以一年为期,上港(淮安)公司交出了含金量十足的成长答卷,并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全力助推“淮安港”号巨轮加速驶向“全国内河航运新中心”。

■融媒体记者 孔 雪,通 讯 员 杨雨钱

◎公开拍租:淮安工业园区栖霞花园商铺、原小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

◎金湖县吕良镇三园村稻虾田招租公告

◎两层商务办公楼招租:翔宇大道与天津路交会

◎淮安上门维修惠普,三星,兄弟,联想,夏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