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未竟平生志 百代长留济世心

 2011-01-12 4401来源:淮安新闻网

■ 咸高军


  1926年11月,兵祸当头,烽火当头,国难当头,金融巨子、时北平大陆银行总裁、淮安楚州籍旅日人士谈丹崖先生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捐献了十万银元,与周作民、朱虞生等银行家在家乡江苏淮安创办了江北第一所慈善教育学校——江北慈幼院,开创了楚州实验小学的前身。在谈丹崖先生诞辰130周年暨从事慈善教育90周年之际,笔者专访了现居天津的谈丹崖孙辈谈煦先生。尽管没有见过这位祖父,但因为父亲从小跟随谈丹崖长大,所以谈煦对祖父的生平非常了解。近几年,谈煦到各地寻访谈丹崖的从业足迹,并撰写了很多关于谈丹崖的生平经历。此次采访他,谈煦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谈丹崖的资料,在他的口述和记述中,一代金融大家的生命亮点被完整地呈现出来。


  谈氏三代人倾心办教育


  谈丹崖幼年的读书经历颇为特别,因为他所上的是自家的私塾。谈丹崖的祖父谈寿龄,曾任四川夔州府知府等职,晚年由四川退休返回江苏淮安(今楚州)后,毅然捐资创设了谈氏家塾。


  谈丹崖的父亲从政界返回乡里后无心复出,和父亲一起创办学堂,培养后人。他当时还想到,要培养人才,就要先沟通中外,学习外文。而当时首选的是日文。此时,已成长为青年的谈丹崖很想效法日本明治维新的中兴,走实业救国之道,并将此想法禀告了父亲,父子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按照父亲的指示,谈丹崖与哥哥谈觐孙联合浙江上虞的著名汉学家、考古学家罗振玉在淮安城内谈氏家塾的基础上创办了“谈氏东文学堂”,并专程到上海聘请了日籍教员。这个学堂以培养留学日本预备生为教学目标。在所设的课程中,汉文教学由罗振玉、王国维担任;而日文、数理及体育均由日籍教师任教;学生为谈氏子孙和外姓青年。这所学校培养出了谈丹崖和周作民、陈福颐、路孝忱、林有任等人才,其中谈丹崖、周作民在日后都成为在中国影响较大的著名银行家。“谈氏东文学堂”也成为我国第一所留学预备学堂。


  账簿变革第一人


  1900年北方兴起义和团,学堂中的外国教员害怕义和团,不敢再教下去,于是,“谈氏东文学堂”就停办了,随后,谈丹崖考取了官立江南高等学堂。毕业后,他考取了官费留学生,选送去日本留学。


  谈丹崖在日本留学期间学的是银行经济专科,准备回国从事金融工作。1908年8月,谈丹崖参加了前清归国留学生学部考试,以优等成绩被授予清政府商科举人,1911年春补应廷试,被授予度支部(晚清时,将户部改称度支部,主管财政)主事职衔。仕途一片光明的谈丹崖此时想起了祖上的遗训:“不入仕途”。于是他不愿再做官了,并坚请调离。正巧清政府大清银行刚刚成立,试图改革,延揽人才,因此谈丹崖被派往大清银行任稽核。


  几年后,谈丹崖奉命筹备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成立后,他被任命为计算局局长。谈丹崖当即着手建立银行的会计规程。他看到旧式账簿已经过时,于是便引入了国外流行的新式簿记,并设立新式簿记传习所,培训当时非常缺乏的会计人才,大力将新式簿记推广到全国各地,为各地银行所采用。这样,谈丹崖成为将银行旧式账簿变革为新式簿记的中国第一人,这项革新在我国银行界沿用不衰。


  平息江南“金融风暴”


  在中国银行工作出色的谈丹崖后来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经理,这期间,他曾做过一件中国金融史上非常著名的事——平息了一场席卷长江中下游区域的“金融风暴”。


  1915年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以后,野心膨胀,终于在1915年12月11日称帝。当时中国银行受控于政府,交通银行更完全控制在袁世凯心腹、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的手中。梁负责为袁世凯筹集帝制经费,遂滥发交通银行钞票,为袁世凯称帝的花费做巨额垫款。单为所谓“大典筹备”垫支的费用即达2000万元之巨。中、交两行资金周转呈现捉襟见肘的窘况。中国、交通两行的天津、北京分行在1916年4月末就出现了储户拥挤兑现存款的现象。


  5月12日北京政府的停兑令开始实施,当天,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出现挤兑风潮,人们手持中、交两行的钞票涌向各分支机构,寻求兑现银元和提取存款。


  对此,谈丹崖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先与江苏都督冯国璋商量,主张在江苏全省有限制地兑现印有“江苏”字样的中国银行钞票,以减少民众损失,维护中行信誉,保持市面稳定。冯国璋对袁世凯称帝、独断专行早有不满,同时也不愿看到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金融混乱的局面,因此对谈的主张深表赞同,愿以江苏省库的力量全力支持兑现。在得到地方当局的支持后,谈丹崖决定自5月17日起,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及其所属苏州、无锡、常州等江苏省各地支行一律实行有限制的兑现,钞票照常流通,每位储户每周最多可支取银元300枚;几天之后,江苏省各地的挤兑风潮即告平息。在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影响下,安徽、江西、浙江、湖北等省也相继决定照常兑现钞票,存款自由提取。一场席卷中国的金融风潮就这样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渐趋平息。


  谈丹崖有条不紊、有章有法地在江苏全省化解了风险,将他的魄力与智勇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他三年后在天津兴办大陆银行埋下伏笔。


  在天津创立金融王国


  自江南“金融风暴”后,谈丹崖感到中国银行名为金融机构,实为官场。国家银行性质的中国银行,其人事安排与政治背景关联甚深,难以施展他的金融救国、商业救国的抱负。于是他决心创办商业银行,以实现自己早有的夙愿。


  经过一番努力,1919年,谈丹崖在天津成立大陆银行。他在创建大陆银行后审时度势,确定大陆银行办行宗旨是:“办好金融业,发展工商业,以金融资本为桥梁,过渡到产业资本。”在存款储蓄业务上,推行他所设计的一种特种存款。即:只要一次存入171.51元,15年到期以后获得本息1000元。当时很受广大市民欢迎,纷纷参加“特种存款”。因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此项储蓄对于养老、丧葬、子女教育、婚嫁等皆适用,颇能吸引储户。这项储蓄开办当年,仅天津一地就有储户一千一百多户。


  谈丹崖在大陆银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达13年。这期间,大陆银行与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组成“北四行”,创设准备库,共同发行中南银行钞票。在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共创设大陆银行分支行16处,办事处32处。其金融事业亦达到顶峰。


  1933年初,53岁的谈丹崖突患脑溢血辞世,金融界突失奇才。因谈丹崖生前至交甚多,他去世时,竟有六百多人为他题词致哀,其中著名的是冯友兰题写的一副挽联:“一膜未竟平生志,百代长留济世心。”

◎淮安龙九运输公开诚聘:副经理1名、业务经

◎绿地世纪城云林路商业用房公开招租

◎淮安某殡仪馆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名!从事

◎淮安区轻轨旁明珠大厦多层4楼中装有车库3

◎预算108.8万!淮安市繁荣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