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零起步到征服巨头,“减震神器”凭啥成行业翘楚?

 2025-07-18 376来源:网络

●“拳头”产品

走进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个个零部件在流水线上有序产出。这里的“拳头”产品,涵盖了汽车悬架及减震系统、汽车动力和传动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和电池系统等多个关键领域。

悬架减震支撑是纽泰格的核心产品之一,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它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有效缓解路面颠簸,为驾乘者提供舒适的体验。“我们的悬架减震支撑采用了独特的材料和工艺,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技术人员介绍道,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汽车能耗,还能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从2015年至今,纽泰格聚焦这款产品的应用,持续研发、投入生产并提升性能。10多年的深耕,让纽泰格在该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出货量2000多万件。这一“拳头”产品,就像为纽泰格安上了稳健的“发动机”,推动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路向前。

在动力系统方面,铝压铸悬置支架、电驱壳体同样表现出色。以电驱壳体为例,它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对防护性能和散热性能要求极高。纽泰格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生产出的电驱壳体能够精准适配各类电驱动系统,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行驶提供坚实保障,也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破壁”之路

早期的上支座产品采用冲压成型,价格贵、重量大,不符合汽车轻量化趋势。看到市场对轻量化的需求,纽泰格决定进军铝合金压铸产品业务。可压铸工艺技术复杂、设备精密,门槛极高,当时的纽泰格在这方面毫无技术和经验。

“那会儿真是难啊,啥都得从零开始。”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义回忆道,“我带着团队跑设备供应商、参加行业展会、拜访客户,一点点了解行业情况和客户需求。”开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不少难题,气孔夹杂等质量问题接踵而至,尤其是旋铆工艺。但他们没有退缩,独立开发出全自动装配线,让装配环节稳定、可靠又高效,成了行业领先的样板。

第一炮打响后,很多客户慕名而至。纽泰格凭借在行业内多年的质量表现和成本竞争优势,得到了更多客户的青睐。从传统的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变中,纽泰格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中获得很多新项目,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企业“画像”

漫步厂区,除了忙碌的生产车间,还能看到模具研发中心、新材料实验室等不同功能的区域。“我们一直把汽车轻量化作为核心战略,业务围绕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张义介绍,公司从早期的塑料件生产,到2015年进军铝压铸行业,实现了从“塑”到“铝”的跨越。

在铝挤压生产车间,一根根铝型材经过加工,变成各种汽车零部件。“2022年我们收购了常北宸,切入铝挤压业务,现在已经形成了铝挤压、机加工、表面处理的全产业链。”张义说。而在智能制造区域,自动化装配和柔性生产单元高效运转,机器人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操作,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目前,纽泰格已经形成了模具、塑料、铝压铸、铝挤、自动化、新材料六大业务板块。墙上的荣誉榜格外醒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格外醒目,近200项国家专利证书整齐排列,彰显着企业的实力。2022年2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成功在创业板上市,2024年销售产值达9.75亿元,近6年复合增长率近20%,在轻量化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企业家精神

纽泰格的成功,离不开其背后的企业家团队,尤其是总裁张义。2010年,怀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汽车行业的敏锐洞察,张义毅然决定回淮创业,创建纽泰格。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紧张、人才短缺、市场开拓艰难,但张义从未退缩。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生产和研发一线,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逐步将企业做大做强。

对于客户需求,纽泰格总是放在首位。“曾经有个订单,按常规流程,从模具开发到样品交付至少需要40天,可客户只给25天。”张义回忆说,当时,整个车间都动员了起来,模具设计环节,两位工程师昼夜轮班赶制图纸,模具加工方面大胆采用新方案,大家连轴转,最终23天就完成了任务。“客户需求就是使命,办法总比困难多。”张义的话语里满是坚定。

在张义的带领下,纽泰格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创新、拼搏、共赢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激励着每一位员工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张义始终强调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内部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纽泰格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向着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全球领先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在“拳头”产品的支撑下,沿着“破壁”开拓的道路,凭借独特的企业“画像”和企业家精神的引领,纽泰格必将在汽车产业的浪潮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记者 左文东;来源:淮海晚报

本站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