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孩子视力亮起 “红灯”,暑假“放松期”成孩子视力“滑坡期”?

 2025-08-23 347来源:网络

临近暑假尾声,市妇幼保健院眼科迎来就诊高峰,每天就诊达五六十人,最高峰时超百人。该科分析近期学龄期儿童的检查结果发现,儿童近视年龄下降,度数偏高情况愈发常见。

现状剖析

“小朋友,不能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啦!”8月17日,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里,眼科负责人张所志对一名10岁孩子叮嘱道,随后向孩子父母解释,“和3个月前相比,他近视度数涨了50度,眼轴增长超0.2毫米。”

这样的场景,在暑期的眼科门诊屡见不鲜。6岁小男孩右眼200度、左眼175度的近视,四年级小学生近400度的双眼近视……这些案例都在无情地揭示着近视低龄化且度数偏高的严峻现实。已确诊近视的孩子暑期复查时,眼轴增长、度数加深更是常见。暑假,俨然成了孩子视力“滑坡期”。

张所志介绍,在学龄期儿童中,近视倾向或远视储备不足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远视储备犹如孩子视力的“天然存折”,小朋友天生是远视眼,这笔“远视财富”会随年龄增长、眼球发育慢慢消耗。然而,过早、过多的近距离用眼,让部分孩子在6岁前就耗尽了这笔 “财富”,小学阶段极易滑入近视的深渊。远视储备就是眼睛的“保护盾”,足够的储备能为孩子的视力健康筑牢防线。

不良用眼习惯成主因 成因探究

深入分析一个个病例,张所志认为,不良用眼习惯是孩子视力问题频发的“罪魁祸首”。

电子产品,是不少孩子暑假里的“亲密伙伴”,却成了伤害视力的“隐形杀手”。许多家长因工作繁忙,孩子暑假在家大多由老人看管,而老人的溺爱,让动画片、网络游戏成了“电子保姆”。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让孩子眼睛长时间“聚焦”近距离事物,近视自然找上门来。市民李女士的孩子,暑假时每天玩电子产品超4小时,6月时学校体检视力正常,近期再检查却近视了。

有些家庭的娱乐方式,更是加剧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周末,小王一家常宅在家里,父母玩手机,孩子玩平板,一玩就是一整天。原本就有点近视的孩子,经过近一个暑假,度数明显加深。电子产品仿佛一个“视力黑洞”,不断吞噬着孩子的视力健康。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学习安排也在“蚕食”孩子的视力。长时间连续学习,加上缺乏户外活动,孩子的远视储备迅速耗尽,站在了近视边缘。

多举措守护孩子视力 护眼指南

面对孩子视力的严峻形势,如何避免视力过早 “透支”,成了家长们的当务之急。张所志给出一系列建议,多举措守护孩子视力。

▶增加户外活动:沐浴阳光,放松眼睛

每天保证日间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每周累计达14小时,这是防控近视的“法宝”。户外活动中的光照、望远和有氧运动,对眼睛益处多多。家长们应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让眼睛享受阳光和绿色的滋养。

▶严控电子产品:合理使用,减少伤害

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影响不容小觑。3岁以下儿童应尽量远离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也需谨慎使用。儿童青少年每次视屏时间不宜超20分钟,每日累计不宜超1小时。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屏幕应保持3米以上,或6倍于屏幕对角线长度的距离。家长要当好“把关人”,严格把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距离,帮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降低近视风险。

▶保障睡眠营养:充足补给,助力眼健康

充足睡眠与均衡营养是眼睛健康的“基石”。小学生每天应睡足10小时,规律作息有助于眼睛自我修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维生素的深色蔬菜、水果、鱼类等食物,少吃甜食、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这些营养物质如同眼睛的“能量棒”,为眼睛正常运转提供必要养分。

▶科学专业干预:及时检查,精准防控

如果孩子出现视物异常,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检查。目前,佩戴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都是公认的延缓近视的有效方法。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量身定制”防控方案,或单一使用,或联合多种方法精准防控。通过专业检查和科学干预,为孩子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 何剑峰,通讯员 刘威;来源:淮海晚报

本站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