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开出的药方靠谱吗?专家:能辅助诊疗,但不能代替医生

 2025-03-17 413来源:网络

近日,家住清江浦区的杜先生在网络上看了关于DeepSeek开中药方的帖子,突发奇想让DeepSeek给自己看病。杜先生输入自己的信息后,询问DeepSeek有什么样的中药方推荐,DeepSeek洋洋洒洒给出了病因分析和一个药方。DeepSeek开出的药方靠谱吗?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内分泌科主任于一江给出解答。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D医生”有局限性

“男,26岁,程序员,体型偏胖,平时工作忙运动少。稍微一活动就出汗,脾胃不太好,吃点冰的就拉肚子……”杜先生输入信息后,不到1分钟,DeepSeek就给出了回复,还根据输入的信息分析出“气虚不固”“脾胃虚寒”“痰湿内蕴”的病因,接下来是开具的“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药方。“D医生”还很贴心地附上方剂中所包含的具体中药名称、剂量和功效,以及生活建议和注意事项。杜先生看着如此详细的中药方,欣喜的同时,内心也存有一丝疑虑,于是他带着DeepSeek给出的药方来到市中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中医讲究个体化治疗,强调望闻问切,三因制宜,临床上治疗疾病是很复杂的。”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内分泌科主任于一江介绍,“D医生”没法见到患者本人,没法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精神状态等信息判断病情,给出的药方必然有所局限,患者也很难判断这个方剂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

在门诊,于一江追加询问杜先生是否有拉肚子的情况,晚上睡眠质量好不好等问题,接下来为杜先生把脉,又查看杜先生的舌苔颜色,确认杜先生为肥胖、脾虚痰湿证。看了DeepSeek为杜先生开出的药方后,于一江认为,该药方有可取之处,确实具有祛湿、健体、温胃的功效,但DeepSeek开出的药方因为少了现场问诊,没法根据需要祛湿的程度加减药剂,因此他建议在该药方中,增加半夏或者芡实,来加强化湿的作用。另外,于一江强调,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服用中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换方,如两周或一个月换一次。但患者本人和DeepSeek都无法及时判断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拥抱AI的同时,牢记“三用三不用”

“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拥抱AI,就拿DeepSeek来说,它有辅助诊疗的作用。”于一江分享前不久遇到的一个案例。这位患者有长期干咳的症状,在问诊了AI后,AI给出多种造成干咳的病因及该病因对应的具体症状体现,通过症状排除,该患者认为自己干咳的病因为反食性食管炎,后来经过专业诊断,确实为反食性食管炎。

于一江认为,AI问诊更适合懂一些医疗知识的患者,他们懂得辨证施治的道理,能理性看待AI给出的问诊结果,而不是一味盲从。AI也有一定的辅助诊疗作用,病人向AI询问自己的病情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病情有更专业的理解,与医生沟通起来更方便,提高了现场问诊效率。

同时,AI能高效理解使用者意图并整合丰富的医学数据资源,让使用者快速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权威临床指南和丰富的中西医病例分析。市民可以利用AI进行养生,比如制定健康饮食方案、解答病例报告等。有助于实现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变。值得提醒的是,AI问诊的便捷性固然诱人,但中医的精髓,因人制宜辨证施治、医患共筑的信任关系,仍是机器难以复制的,建议大家要理性利用。

于一江介绍,AI问诊时的科学使用口诀:“三用三不用”原则——用于记录健康数据、整理就诊问题、查询药物副作用;不用于诊断急重症、调整处方药、替代医患沟通。

■融媒体记者 高婷婷,实习记者 谢若愚,通 讯 员 张娣娣;来源:淮安日报

本站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