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出圈,普通人如何玩转AI?

 2025-02-20 776来源:网络

最近,AI领域的热门话题非DeepSeek莫属。许多人形容它“有人情味”,还有人在深夜通过它获得了“治愈”。在社交平台上,关于DeepSeek的讨论热度极高,网友们用它写诗、炒股、完成作业,甚至学习恋爱技巧。AI真的无所不能吗?普通人如何玩转AI?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AI应用不断创新

过去两年,AI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从2023年ChatGPT掀起全民对话热潮,到2024年AI绘图工具让小学生也能创作漫画,AI已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前沿概念,而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人形机器人表演“赛博秧歌”走上春晚舞台,用AI定制新春祝福成为新时尚,AI智能体在拜年花样上“各显神通”……一场由AI掀起的“数字年俗”引发全民狂欢,有关AI的话题成为春节期间社交平台的爆火话题,科技与烟火气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

AI应用的新突破不止于此。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杭州综合频道《杭州新闻联播》6位全阵容AI主播亮相,进行全流程AI播报。8天里,AI主播以零失误率完成了播报任务,《杭州新闻联播》由此成为首个全数字人主持播报的“联播”类新闻节目。不仅如此,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技术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已上线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AI应用的不断创新,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

AI只是辅助工具

新学期开启,DeepSeek作为今年新登场的“万能助手”让大家“又爱又恨”,试图用DeepSeek检查作业的学生们对此感触尤为深刻。最近,高二学生小李向记者反馈自己差点被DeepSeek“坑”了的经历。原来,他通过DeepSeek搜索题目答案,很快,DeepSeek给出了最终结论,还展示了完整的思考、推演与验证的过程,看起来合情合理。然而,在反复验算和请教老师之后,小李发现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更为尴尬的是,当小李再次询问时,DeepSeek的界面显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业内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为“AI幻觉”,指的是人工智能生成看似合理、实际上不准确或虚假的信息。淮安互联网行业专家顾轩解释,AI在处理问题时,会根据其训练数据自动生成可能的答案,即通过预测和推理生成符合上下文的内容,这种推理往往导致出现许多AI“脑补”的错误信息。因此,在许多情况下,AI给出的答案虽然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实际上缺乏准确性。

顾轩认为,AI的设计原理决定了“AI幻觉”的不可避免性。AI在接受大量数据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生成能力,但其输出是否准确取决于其训练数据的质量和模型的完善程度。因此,现阶段来看,AI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用户应将其视为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的辅助工具,而不是盲目信任它。

普通人这样玩转AI

如何玩转AI?顾轩指出,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希望通过AI实现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有助于选择合适的AI工具。了解每款AI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产品,能让工作事半功倍。比如,在进行文学创作时,DeepSeek擅长运用华丽的修饰词,但过度修饰可能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ChatGPT则表现得更加简洁明了,更适合处理文字任务。

其次,在和AI打交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沟通”。要精准提问,才能实现高效交互。例如,你希望AI帮你规划旅游行程,不能只是简单地说“给我写个旅游攻略”,而要提供具体的细节,比如“我打算下个月去淮安玩2天,预算2000元,喜欢淮安的美食和人文风景,帮我规划一下行程。”“不要指望AI一次性完成你想要的内容,需要通过不断提问让它优化内容,直到符合你的要求。”顾轩说。

此外,尽管AI的输出效率较为高效,但并不总是绝对准确,用户应保持理性,避免对AI过度依赖。顾轩建议,对于AI提供的关键信息,应通过多方验证来确保其准确性。可以查阅权威网站、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等验证AI的答案,避免来源单一。

■融媒体记者 徐 薇;来源:淮安日报

本站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