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这个感觉!”提起在淮阴区现代康复护理养老中心“试住”的两个月,徐正武、张学珍夫妇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提到养老院,很多老人会条件反射地产生“恐惧感”,“‘落魄’到什么地步才会去住养老院啊!”曾经,徐正武、张学珍夫妇也抱持着相同的态度。但现在,他们对养老院有了新的定位,“比在家舒服,比在医院舒心,这才是老人该有的养老生活。”
●“品质”生活被打破
高龄、“老年病”困扰金婚夫妻
徐正武、张学珍夫妇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对金婚夫妇。他们一个是退休工程师,一个是退休老师,都已经78岁高龄。平时,两人对生活品质很有讲究:徐正武偏爱养生保健,对饮食卫生、荤素搭配很讲究,并爱好上网看新闻,还在网上炒股、买基金;张学珍则爱好打太极拳、种树养花、读书看报;每周,两人还会一起去打几场麻将作为休闲娱乐。夫妻俩有三个女儿。除了大女儿远在徐州,二女儿、三女儿都在本市。女儿们平时工作都忙,二老单独住在清河区的一个小区,退休生活倒也过得其乐融融。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夫妇俩原本宁静祥和的小日子渐渐被疾病困扰,愈来愈力不从心。
“我们俩身上原本都有些‘老毛病’,加上这几年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更加不如从前了。”徐正武说,他自己身患高血压、冠心病,还曾两次发生过脑梗。一年前,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全家人都吓得不轻。“老伴儿外出,我一个人在家突发脑梗,坐在沙发上不能起身,舌头发僵、讲不出话,根本无法和外界联系。幸亏三女儿碰巧回家才捡回一条命。医院诊断为脑干梗塞,虽然因为治疗及时,脱离了危险,但现在左腿走路稍有不便。”过去,徐正武喜欢骑着车去二里外的菜场买菜,现在却感到体力难支。同时,老伴儿还很担心他在路上的安全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老伴儿张学珍。她患有高血压多年,还有脊柱侧弯。“家务活越来越干不动了,特别是烧饭、做菜、洗衣。”张学珍说,自己在家晒衣服、被子时候曾跌倒过两次,所幸只是皮肉伤,没有伤及骨头。
有了“前车之鉴”,老俩口在家每日必做的事是,相互提醒按时服药、测血压。特别是徐正武,因为两次脑梗和冠心病,只要身体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高度紧张。“在家怕生病,在医院又不舒服,真不知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住进新型养老中心
他们又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一次偶然的选择,改变了老俩口的生活,也转变了他们的养老观念。数月前,夫妻俩从网上了解到淮阴区新开了一家“现代康复护理养老中心”,接受老人入住体验养老。两人一商量,“何不去试试?”这一住,两人就不想走了。
“环境雅致、功能齐备,名不虚传。”说到住在现代康复护理养老中心后的感受,徐正武夫妇感慨不已,两人如数家珍地向记者描述起“新家”里的一切。“近2000多平方的院子,绿化非常漂亮。有挂满金色叶子的法桐、银杏,满园的金桂、银桂、丹桂,以及暗香盈盈的栀子花、菊花、兰花、铁树等花木。不仅如此,院子里还设有适合老人锻炼的健身器材和跳舞、打拳、散步的活动场地。”张学珍说,对于喜欢室外活动和花草树木的自己来说,这“配置”真是莫大的惊喜,“天气好的时候,坐在椅子上聊天晒太阳,看满园红花绿树;清晨,伴着音乐打一套太极拳,和老伴在院子里散散步,这感觉,简直比住别墅还惬意。”
养老中心的内部环境也让夫妻俩很满意,“一切就像在家一样。”他们介绍,这里的卧室全部朝阳,一个标准间两张床正好够夫妻俩住。房间里,衣橱、彩电、空调齐备。距离卧室不远还设有功能齐全的棋牌室、活动室,雅致的书房和时尚“网吧”,以及配套了老人安全扶手的洗手间、洗澡间。“每天,我可以在安静的书房里看书看报,到‘网吧’上网看新闻,与外地的亲朋视频聊天。书房的墙上还非常用心地设计了照片墙,可挂上我们的全家福和子孙的照片。总的来说,整个装潢都是‘家庭’风格,我们非常喜欢。”
不仅如此,养老中心里的卫生情况和“大厨”厨艺也获得了对这些方面很有讲究的徐正武夫妻的点赞。“来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吃’和卫生水平。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徐正武说,公共走道、卫生间干净无异味;洗澡间宽敞、舒适,24小时热水供应,感觉比在家里洗得还舒服。而“吃”的方面更是让徐正武赞不绝口,“我们喜欢吃面食。而这里的厨师本身就是一个讲究生活品味的家庭主妇,除了烧的一手色、香、味俱全的家常好菜,还会做刀削面、饺子、馄饨、包子、豆腐卷等等各种面点,太难得了!”
●舒心、放心、安心
真正的“养老”生活应该这么过
不过,住在现代康复护理养老中心的日子里,徐正武夫妇最“享受”的,是在家享受不到的随时随地的“安全感”。“比家里和医院都好。”张学珍说,“过去在家,老徐身体一有‘情况’就要跑医院,住院时间长了又想回家。住在这里实现了‘两全其美’。”
夫妻俩介绍,这里的床均为带护栏、可摇式靠背和小餐桌的医用级标准护理床,每个床头都配有医院才有的输液架、中心吸氧接口、呼叫对讲器。毗邻卧室还有一个配备了生活护理员、护士、康复治疗师、医师的多功能工作站,24小时有人值班。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天上、下午,医生会像住在医院一样查房,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查看病情;护士会按时、按量给他们发药、观察疗效,定期测血压、血糖,有问题随时处理。“这对像我们这样高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生命有了保障。”
让夫妻俩记忆犹新的是,住进来不久后的一天,徐正武午睡醒来后突然感到心慌、胸闷。他努力想喊醒睡在一边的老伴儿,却没力气。情急之下,徐正武按了枕头边的呼叫对讲器。一名护理人员在30秒内迅速赶至房间,打开了床头的中心供氧接口帮徐正武吸上氧气。很快,值班医生也迅速赶来,为徐正武量血压、测脉搏。吸氧后,徐正武明显感到身体好转。“原来,是我午睡时做了个梦,紧张导致的,没大碍。”徐正武笑着说, “后来医生嘱咐我再吸会儿氧,卧床休息就行了。”他表示,自己平时对身体变化比较紧张,一有“动静”就想去医院才能放心。“这次情况如果发生在家里,一没有呼叫器,二没有及时吸氧,三没有医护人员及时诊察,我的心慌、胸闷肯定得不到及时缓解,很可能又要通知子女送我上医院,来回折腾了!”
徐正武说,住进来后,像这样突然发病的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多亏这里的医生护士采取了及时措施。“想起来都后怕。如果是在家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很可能发生第三次脑梗,甚至更加严重的脑溢血。”让夫妻俩更觉贴心的是,中心的康复治疗师每天上、下午还会为他们各做一次保健按摩。平时出现颈、腰、腿不适,可以直接去理疗室做做理疗。
“就连这里的生活护理员也懂得许多医学知识,照顾得人舒心又放心。”徐正武夫妇说,他们准备长期住在这里,“无病休养,有病疗养,小病不出中心,大病及时处理再转到医院。这样,我们舒心,子女们放心!”
据现代康复护理养老中心的徐主任介绍,现代康复护理养老中心是淮阴区首家集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新型医养融合护理型民营养老机构。“我们的宗旨是‘专注失能老人,专业康复护理’。经过大半年的经营建设,现在,我们已经组建起了一支包括经验丰富的生活护理员,专业的护士、康复师、医师,以及能烧一手好饭菜的厨师的优秀服务团队。中心的目标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主要面向三类人群提供服务:一是像徐正武夫妇一样,追求“高品质”养老生活的老人;二是患有中风后遗症、瘫痪、植物人等疾病的人;三是骨科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养老。”
徐主任表示,他们的梦想,是突破眼下社会上多数养老院对老人“只管温饱”的“散养”养老模式,提高老人生活品质。“我们的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实现了空间和配套设施、人员配置和经营管理、业务开展上的无缝对接。门诊部和养老中心联合办公,开展医养融合养老业务。总负责下设医疗部、综合办公室、护理部。医疗部负责入住老人的临床医疗、医疗护理、康复治疗;护理部负责入住老人的生活起居照料,缮食营养配餐,身心保健;综合办公室负责入住老人的后勤、安防保障和文化娱乐及对外宣传联络。也就是说,可以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康复养老服务。”(记者 何弦)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