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昨日,市委书记史志军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到科教产业园专题调研“创新之核”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带动作用,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和产业发展动力,为“十五五”时期淮安跨越赶超注入更多动能。
史志军先后来到江苏铂立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淮智驾(淮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铭芯先进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实地了解科技研发、产学研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情况。他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没有突破、谈未来就是空想”的意识,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重点,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充分发挥经济总量、科技创新、产业高地引擎作用,为淮安现代化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史志军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依靠科技创新更好谋划推动产业发展。“创新之核”发展,要有“大”格局,充分认识“创新之核”在全市“十五五”大事要事上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高位审视、整体谋划、系统推进,使之成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有“远”视野,着眼“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明晰提振士气的目标、科学系统的思路、切实可行的举措,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要有“宽”领域,牢牢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要坚持聚焦主业,坚持项目引培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推动科技项目集聚发展,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提升科技招商专业能力,选准新赛道坚定不移抓下去,招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项目;推动创新载体整合提升,发挥科教产业园高校院所集聚优势,优化创新平台布局,积极探索科创飞地机制,更好服务产业转型提质和企业发展提速;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在推动“两个创新”深度融合上当好“领头雁”。
史志军指出,要在解放思想前提下扎实推进改革创新,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善于借势借力、集约发展,用改革创新的手段集聚资源、打开局面,推动“创新之核”建设运营水平再提升。要用好省委支持淮安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度嵌入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和产业协作分工,吸引链主型科技企业、高成长专精特新企业来淮布局。要抓好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做好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文章,吸引更多科技型企业集聚。要高效盘活闲置低效资源,破除空间制约、创新利用模式,不断做强“创新之核”辐射和带动能力。
史志军强调,“创新之核”不是经开区的“创新之核”,而是全市的“创新之核”,还要立志成为辐射长三角北部的“创新之核”。要坚持协同推进,善于调动和整合全市域要素、各方面功能,更好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不断提升“创新之核”发展水平。淮安经开区要切实扛起“创新之核”建设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平台载体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水平。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供给和统筹协调,集聚资源、做好服务,促进各县区对接融入“创新之核”建设大局,推动形成联动格局。
市领导徐子佳、胡毅、林小明、张冲林,淮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爱国参加调研。
淮安经开区汇报了“创新之核”建设情况。市直有关部门结合职能对“创新之核”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记 者 杨 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