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既是千家万户的“家事”,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盱眙县将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积极构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
五星级康养公寓,提供一站式养老新选择
近日,位于盱城街道的原儿童福利院,主体房屋装修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一个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暨康养公寓即将投入使用。据盱眙县民政局养老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的康养公寓以收住活力老人、轻度失能老年人为主,兼具康复理疗、老年病预防治疗、适老化产品展示体验、社区助餐、护理员培训等功能,与旁边已建成使用的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共同构建起“一老一小”保护体系。
公寓设有单人间、双人间等多种房型,共有50个床位。所有房间不仅配备了一键呼叫系统、无障碍卫生间等安全设施,还全部安装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及新风系统,确保老人居住舒适安全。公寓严格按照标准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和医生,同时引入监测睡眠与身体状况的智能设备,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值得一提的是,公寓外部设有中医养生馆,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把脉、针灸、推拿等康养服务。
此外,公寓内还将创设“时光报刊亭”“人民供销社”等怀旧主题空间,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重拾岁月记忆。公寓推行积分制管理,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我们旨在打造苏北领先的五星级康养公寓。目前已有22名老人有入住意向。”该负责人表示。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盱眙县不断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结合地域特色,建设了高端康养公寓、旅居康养基地等,同时积极探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路径,为群众养老提供更多选择。
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家门口”的温馨港湾
临近十点半,雍国府小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渐渐多了起来,市场价12元一顿的饭,老人只需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就能吃上。不仅如此,这里的餐饮还根据老人的身体特点配餐,既营养又健康。
家住怡馨佳苑的91岁老人张振俊是这里的常客,“家里就我一个人,这里离我家很近,所以我每天都来。”张振俊说,这里不光提供助餐服务,还能和老朋友们聊天打牌,能在老年大学上课,所以他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占地210平方米,除提供老人的助餐服务外,还提供助洁、助浴等服务,并设有理发、理疗、适老化产品展示等功能区,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县老年大学会在这里定期上课,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自去年年底投入运行以来,中心已经成了附近老人心中的温馨港湾。
盱眙县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政策,实现新建小区100%按规定交付养老用房,全面做好养老用房建设和运营工作,根据群众需求科学布局,打造社区嵌入式、日间照料式、关爱驿站式等符合各类人群需求的、具有特色的社区养老新业态,构建盱眙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6个小区的养老服务用房已实现专业化运营。
农村互助养老,把养老院开到居民家中
走进盱眙县天泉湖镇王庄社区西湖小区居民袁学清家,这个设在居民家中的“民政服务站”聚集了不少老人,大家在这里打牌、聊天、晒太阳,有时还做点手工,其乐融融。
在这里,养老从来都不是件难事,该小区依托“民政服务站”,一方面,由天泉湖镇政府主导的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老人洗衣被、理发等,另一方面,小区居民中的老党员、老干部、热心群众等自发成立邻里互助队,提供日常家访、代购物资、代缴水电等上门服务,并通过参与服务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本就是邻居,举手之劳的事,还能兑换生活用品,大家都乐意干。”71岁的邻里互助队队员刘大爷乐呵呵地说。
除此之外,该镇还通过开展敬老院送餐、健康义诊等服务,让这里的老人幸福感持续增强。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实现在“家门口”养老,盱眙县聚力改造提升村居养老服务点位,设置老年人助餐点35个,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助餐需求。同时,改造提升现有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47家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通过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新路径,助力农村老人实现“原居养老”。
■记 者 姜彩兰 杨丹丹,通讯员 张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