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始终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作为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核心工作,以系统思维抓源头管控,创新构建“排查为基础、处置为关键、宣传为支撑”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防非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为县域金融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精细化排查,织密“网格+行业”防控网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重在源头防控、要在及时发现。为此,盱眙县将强化“扫楼扫街”与镇(街道)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与行业监管执法相结合,推动各镇(街道)充分发挥“铁脚板+网格化”优势,组织网格员对辖区内的商务楼宇、沿街商铺、农贸市场以及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开展走访摸排。
同时,盱眙县强化行业协同联动,民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健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聚焦房地产、养老服务、农业等非法金融活动高发领域,开展“靶向式”风险监测与排查,形成“网格排查+行业监管”双线发力的工作格局。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同步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防范知识,实现排查与宣传同频推进,切实增强经营主体和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联动化处置,构建多层级快速响应机制
为提升风险处置时效性,盱眙县构建多层级、高效率的非法金融活动处置体系。一方面,发挥金融机构“前哨”作用,推动银行等将非法金融活动监测嵌入日常业务流程,重点加强资金异动、异常交易等可疑线索的识别与预警,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另一方面,优化调整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建立公安、市场监管、金融等多部门联合处置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线索快速核查、分类处置、打早打小,形成有力震慑。
此外,盱眙县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金融部门每月开展“回头看”,属地镇(街道)结合网格日常走访开展常态化“回头看”,并在已处置的非法金融点位及周边张贴“风险提示单”,既防止问题反弹,也持续提醒群众警惕风险。
常态化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格局
全方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的治本之策。盱眙县坚持宣传资源下沉,创新方式方法,让防非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网格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上门入户发放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手册、折页等超6000份。在农贸市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社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播放警示视频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防范知识普及活动100余场次。
针对老年人、农村居民等非法金融活动易感人群,盱眙县专门组织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剖析会,手把手教大家识别“高息诱惑”“虚假承诺”等诈骗套路,提升其抵制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线上层面,盱眙县积极利用商铺、单位户外LED屏滚动播放宣传语和警示案例,借助微信公众号、小区微信群等不定期推送风险提示,营造“全民参与、共同防范”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盱眙县将持续深化全链条治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排查机制、创新宣传方式、压实部门责任,不断提升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安全、更稳定的金融环境,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记 者 陈 帅,通讯员 孙 亮 古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