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9月19日下午,由市红十字会主办,市第一人民医院、淮阴区红十字会承办的纪念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暨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招募活动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楼4楼温情启幕。约15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齐聚现场,其中包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医务工作者、高校师生和公益爱好者。
活动现场,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专家的科普讲座引得全场专注。“现在的捐献过程不像以前要‘穿刺抽髓’,而是主要通过外周血采集,其过程和捐献血小板类似。”专家结合临床经验,科学阐释捐献流程和安全性,并针对“捐献是否影响健康”“配型成功率”等公众关切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戴兵和潘颖的亲身经历分享将活动推向高潮。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捐献经历:“捐献过程就像一次长时间献血,身体很快就能恢复,却能给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在场所有人,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据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柏介绍,自2019年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以来,已成功完成28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全市目前累计有1.5万余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功实现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值得一提的是,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2024年将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纳入专项奖励范围,进一步弘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不少参与活动者踊跃进行血液采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适龄医务工作者率先垂范,高校师生和公益爱好者也排起长队。活动结束后,共有83名志愿者完成血液采样,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我一直坚持无偿献血,这次能加入中华骨髓库很激动,希望能早日捐献、帮助他人。”志愿者姚路沙表示。大四学生卓泽佑的话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心声:“作为青年人,我们更应该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
■记 者 高婷婷 通讯员 袁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