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在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一只东方白鹳被野放。经过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及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多方近一个月的救助,这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重返大自然。
8月18日,金湖县塔集镇一位村民在路边发现了一只虚弱无力、无法飞行的大型鸟类。它羽毛洁白,翅尖漆黑,双腿修长,村民并未轻易靠近或自行处理,而是第一时间联系了金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久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经初步辨认,这只虚弱的大鸟正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
经初步检查,救助人员发现其没有外伤,于是小心翼翼地将它送至市林业技术指导站进行进一步救治。“它刚被送来的时候非常虚弱,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让人看着心疼。”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工作人员回忆道。在抵达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后,救助人员对这只东方白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隔离观察。这是野生动物救助的标准流程,既能避免潜在疾病传播,也能为其提供一个安静、无压力的恢复环境。
经过详细的体检,救助人员并未在这只东方白鹳身上发现明显外伤。结合其虚弱体征和当时的季节特点,经验丰富的救助人员判断,这只亚成体东方白鹳很可能是因为觅食能力不足,在与同类竞争时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长期饥饿导致体力衰竭。“每年这个时期,许多幼鹳长大,开始独立生活并积极准备迁徙,食物竞争异常激烈。一些较弱或经验不足的个体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救助人员解释道。
找到“病根”后,救助人员为这只东方白鹳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起初,专业人员进行人工喂食,提供新鲜、充足的小鱼,帮助它快速补充能量和恢复体力。隔离观察期结束后,为确保野生习性不被磨灭,它被转移至古淮河生态公园,这里环境更开阔,且更接近野外。在这里,它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活动翅膀,进行飞行练习。救助人员每天安排专人投喂食物,但尽量减少直接接触,避免它对人类产生依赖。它的康复过程进展顺利。“最近我们发现,它已经能轻松地从地面一跃飞上三米多高的栖架,体力恢复得很好。当我们把活鱼放入水池,它能够迅捷、准确地捕食,这说明它已经具备野外生存本领。”救助人员表示,这只东方白鹳已经做好了重返大自然的准备。
最终,救助人员选定了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野放地点。这里靠近这只东方白鹳最初被发现的金湖县区域,而且生态环境优良,食物资源丰富,属于东方白鹳传统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有助于它快速融入种群。
9月15日清晨,在完成最后一次喂食后,市林业技术指导站、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一同护送这只东方白鹳前往白马湖。当救助箱的门被打开时,这只重获自由的东方白鹳面对突如其来的广阔空间,表现得十分谨慎,它在箱口徘徊、张望了十多分钟,才迈出脚步,踏入这片美丽的湿地。
“它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但我们相信,熟悉环境后,它会飞向天空,找到自己的伙伴和栖息地。”在现场,救助人员表示,“这片区域设有监控设施,并有日常巡护人员,我们会继续关注它后续的状况,确保它真正适应野外生活。”
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方白鹳是淮安地区能见到的保护等级最高的鸟类之一,它们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被视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广泛开展,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普遍增强,我们希望广大市民如果在野外发现受伤鸟类,请遵循‘非必要不干预’原则,第一时间联系专业人员或报警求助,让我们用科学方法守护它们,让它们在淮安健康快乐地生活。”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工作人员说。
■融媒体记者 王磊,通讯员 韦庆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