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嘹亮,抗战精神在传承中永续

 2025-08-30 305来源:淮安日报

“新安,新安,新中国的少年!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敌人的凶残!我们从抗战里生长,一切都为了抗战!抗战,抗战,胜利就在眼前。胜利就在眼前。”暑期,我市中小学学生来到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开启红色研学之旅,《新安进行曲》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园内再次唱响。

1938年,为称赞新安旅行团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诗人塞克和作曲家王洛宾谱写了《新安进行曲》,到目前该曲已经传唱了80多年。抵达苏北后,新安旅行团在盐阜区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整训、整风、学习活动。1941年10月,新安旅行团创办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份儿童报《儿童生活》,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乡村扫盲活动。新安旅行团还发挥自身优势,大规模开展儿童工作,成功组织18万儿童支援抗日。

1943年秋,新安旅行团在涟水长浦河恢复新安小学,通过开展扫盲工作发展儿童团员。“我的岳丈曾在长浦河的新安小学上过学。”盐城市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内,71岁的唐文祥告诉记者,新安小学所在的南集镇与阜宁芦蒲镇仅一河之隔。

新旅故事催人奋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为义务红色故事讲解员,唐文祥2018年获评“全国红色文物保护感动人物”,2023年获评“江苏好人”。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会到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为广大民众讲解红色故事,已坚持了40余年。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坐落于阜宁县芦蒲镇芦蒲村、苏北灌溉总渠的西侧、黄河故道的东畔,近2000名抗日阵亡将士在这里长眠。塔顶有铁铸新四军战士像一尊,手举钢枪,面朝东方……”唐文祥娓娓道来。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的西、北、南三面,被10块纪念碑包围,上面镌刻着1700余名烈士的英名。

“张杰、张平、岳荣烈这三名战士,就是新安旅行团的成员。”唐文祥指着纪念碑上的名字向记者介绍,1941年7月,随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华中鲁艺)行动的新旅团员经湖垛向北秦庄转移时遭遇日寇,张杰、张平两位新旅骨干牺牲。1942年,岳荣烈在战斗中病逝。

站在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下,唐文祥深情地说:“这座纪念塔是广大民众建起来的抗日英雄丰碑,是‘民心所向’的有力印证。”1943年,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在阜宁芦蒲镇建塔。“当地群众得知新四军要修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后,送来一捆捆草、一块块砖,自发筹集建成。”唐文祥说。

退休前,唐文祥是芦蒲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多次带领学生到纪念塔祭奠烈士。“我希望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在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唐文祥说。

90年前,新安旅行团的“小好汉”们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90年后,孩子们再唱《新安进行曲》。爱国的种子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种下,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中赓续。

■记 者 何 渊 胡凌轩 徐天魁,通讯员 施佳宏 袁 坤 姚海燕 曹帅文

◎合力电动叉车公开招租公告

◎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合同

◎2025年淮安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

◎公开拍卖:淮安乐园步行街商铺、淮海购物广

◎西大街邮储银行大门西侧旺铺、开发区机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