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吴凯扎根山区23载,单腿立教14年。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坚毅品质感动了一批又一批师生,成为学生口中的“钢铁站神”、同事眼中的“硬核校长”、留守“山娃”心中的“暖心山爸”。
“钢铁站神”
2002年,师范学院毕业的吴凯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盱眙县仇集中学工作。2011年,30岁的吴凯不幸遭遇一场车祸,失去了左腿。短暂消沉之后,他凭借顽强的毅力重返讲台,单腿站立授课。
2023年,吴凯查出患有肠癌,经历了6次痛苦化疗之后他重返工作岗位。他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成为学生的榜样。每当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或自卑心理,吴凯就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坚强与乐观感染学生。
“他都是站着上课的。”同事们说。在担任盱眙县仇集中学校长前,吴凯一直做班主任,他总是说:“坐着上课不在状态,学生也不会投入进来。为了更好的课堂效果,一定要跟正常老师一样,这样心里才踏实。”因为长期站着授课,吴凯原本健全的右腿关节已弯曲,走得多了或者站得久了,残肢还会被假肢磨破渗血。
“硬核校长”
吴凯在同事眼中很“硬核”,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提升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推动学校更好发展。吴凯通过收集农户拆迁的石碾、石磨、拴牛石等“老古董”,在校园里打造小小“石博园”,将其作为带领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了解农耕文化的基地;他把校园里6亩闲置地划分给各个“爱心家庭”,让老师们带着学生种植,寓教于行。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教学环境,吴凯多方募集,为9个班级安装了18台空调,购置了20架古筝,成立山里娃古筝社团,有效改善留守“山娃”的课内外生活。面对学校位置偏僻、留不住老师的发展窘境,吴凯带着大家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学校入选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名单,获评江苏省党建品牌特色校、淮安市文明学校等。
“爱是教育永恒的底色。”吴凯说。去年9月,吴凯调任盱眙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虽然换了新学校,但他对孩子们的关爱始终不变。他坚信,童年的幸福是人一生幸福的根基,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善意,就是在帮助他们积攒生命的力量。
“暖心山爸”
吴凯原先所在的盱眙县仇集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地处苏皖交界的山区腹地,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不少还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在教育、安全、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吴凯心上。于是,他和同在仇集中学工作的妻子决定,既要履行教书育人之责,也要给予孩子们内心最渴望的、如父母一般的温暖和关怀。
2016年,吴凯倡导的校园关爱留守学生“1+2=1”工程正式实施,每一名留守“山娃”结对一名“山爸”老师和一名“山妈”老师,组建成一个“爱心家庭”。吴凯给优秀的“山爸”“山妈”规划了亲情呵护留守娃的“五个一”活动,即每天一次看望问候、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次家庭聚餐、每学期一次亲子活动、每学年一次节日陪伴。
这些年,吴凯和爱人已经先后认领了54名留守“山娃”,他带领团队为学校300名留守“山娃”配对了52名“山爸”“山妈”。如今,爱心活动已经从仇集中学辐射到整个盱眙县,全县已组建了5000多个“爱心家庭”,越来越多的留守“山娃”有了“山爸”“山妈”。“山娃”们考上大学后,自发组建“山哥山姐”志愿服务队,利用寒暑假开展关爱活动,让爱在大山里循环涌动。
■记者 徐 薇 通讯员 孙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