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在行业“无人区”竖起路标——记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助理黄萍

 2025-08-23 234来源:淮安日报

在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研发中心技术助理黄萍正全神贯注地进行钢帘线黏合力测试,从制样、硫化到最终测试,她严谨地记录着每一个实验数据。“把每一次实验做到极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她一贯的工作态度。

日前,经市科协推选,黄萍入选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名单。从橡胶轮胎工程师到研发中心技术助理,在黄萍身后,是一串闪亮的创新足迹——294个钢帘线新产品开发、98.64%的样品一次认证通过率、多项国家专利申报、集团内多个荣誉称号……这些,见证了黄萍的快速成长。

黄萍的科研生涯始于青岛科技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她以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方向,发表了8篇高水平论文,斩获山东省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做实验不可能一次成功,经历多次失败之后的成功尤为可贵。这也让我明白,科研没有捷径可走。”黄萍说。

她将这种钻研精神带到职场。加入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后,黄萍迅速展现出跨界创新能力。她牵头整改公司内控标准项目,将大量客户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她参与撰写、更新子午线轮胎钢帘线以及橡胶软管增强用钢丝企业标准,并参与钢帘线非常规检测三辊疲劳、亨特疲劳、蒸汽老化、盐水老化、盐雾老化、盐水老化、橡胶渗透等开发……

作为研发中心产品标准化与工业化模块的骨干,黄萍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她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深入生产一线,与现场工作人员紧密配合。她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生产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骤,合理调整工序,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损耗。在她的努力下,企业现场生产标准化、统一化水平明显提升,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黄萍还主导实验室数字化系统项目,推动钢帘线检测流程从人工记录向智能化转型。她引入物联网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实验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分析,提高检测效率,降低错误率,为研发决策提供了精准支撑。

在黄萍看来,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变,是把论文里的参数变成生产线的标准。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创新引领者,在行业“无人区”竖起路标。

■记 者 李 蓉 通讯员 李亚强

◎2025年淮安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

◎公开拍卖:淮安乐园步行街商铺、淮海购物广

◎西大街邮储银行大门西侧旺铺、开发区机场路

◎公开拍租:淮安工业园区栖霞花园商铺、原小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