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盱眙县第六中学部分学生代表受邀来到盱眙县淮河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现场,旁听该镇人大副主席、副镇长述职,并观摩人大代表依法投票表决副镇长人选程序。这场沉浸式民主实践,将“乡镇治理”从书本上的概念,转化为了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场景。
会场里的民生账单:
述职报告里的“乡土事”
在述职评议环节,淮河镇人大副主席围绕代表履职成效进行说明:“推动解决了枕水人家小区充电桩安装问题,成功调解多起因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淮河镇副镇长详细报告了民生实事进展:“344国道淮河镇段拓宽工程顺利推进,路面长1公里,宽约46米,改为双向6车道。”村民李某家的白菜销路畅通,得益于人大代表牵线搭桥;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缓解,源自人大代表们实地调研后的积极推动……这些贴近群众生活的具体事例,让在场学生真切感受到,乡镇干部的述职报告字里行间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票箱前的投票环节:
选举里承载的“家乡事”
选举投票环节的庄重氛围,给学生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代表们接过选票凝神审阅,郑重勾选。投票箱两侧分列监票人,确保程序严谨规范。“过去总觉得选举离自己很遥远,没想到就在镇上的会议室里,进行着关系家乡发展的决策。”学生代表张雨轩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感受。通过现场旁听,学生们深切体会到,那一张张被郑重投出的选票,诠释着“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治理理念。
沉浸式的现场体验:
感悟中藏着的“成长事”
学生们热烈交流着参会的感受。“原来干部的履职成效,真有人在监督评议”“代表投下的每一票,其实也关联着学生的切身利益”“代表提出的建议,真能转化为实际的变化”……这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冗长的报告,聚焦的都是“村组生产路缺少路灯存在安全隐患”“富宇明都小区自来水水压不足”等具体实在的民生关切。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是切实为群众解难题的人,他们提出的建议、投出的选票,最终能转化为“家门口”铺设的柏油路、小区里增设的充电桩,成为大家可感可知的实效。
这次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干部向群众报告履职情况的平台,还是人大代表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渠道,更是共商家乡发展大计的议事载体。对学生们而言,这是一堂宝贵的实践课,增强了他们关注公共事务、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
■通讯员 张 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