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清江浦区延安路与港口路交叉口附近,绿意盎然的草坪、整洁平坦的步道、规划有序的停车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曾几何时,这里仅是一处杂草丛生的地块。今年,清江浦区将这里列为重点整治地块,拆除乱搭建、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清运垃圾、回填土方、铺设草皮,使这里焕然一新。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大民生。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市城管局聚焦深化整治形式主义问题,着力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灰空间”存在的环境差、秩序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遵循“一地三用”理念,聚焦“两片两带一廊”,以精细化治理重塑城市肌理,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务实举措落细落实。
制定《2025年淮安市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治理原则、治理范围、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等,确定今年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面积约160平方公里。聚焦城郊接合部、行政毗邻区、低效用地、涉农地块等城市“灰空间”,细致摸排“脏乱差”问题,制定整改问题、整改要求、整改责任“三张清单”,坚持边排查边整改,主次干道两侧“脏乱差”等问题目前整改完成率已达77.6%。
围绕开展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经营业态、加强综合利用等,市城管局会同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住建局、资规局等部门以及各县区累计清运积存垃圾6.8万吨,拆除乱搭建1.9万平方米,整治围挡6400米,规整杆线117处,清理存在安全隐患的住人棚46处;综合利用闲置土地181万平方米,栽种果树苗木1.7万棵,播撒草种、种植商业草坪61万平方米,种植油菜等经济作物67万平方米;疏浚淤塞沟渠、改造生态河道3.1万米,在居民区周边新增停车泊位890个,增设公共体育设施61套,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为有效避免出现新的形式主义或隐形变异问题,市城管局还对已整改问题不定期进行“回头看”,融合智慧化监管手段与网格化联动体系,持续巩固治理成效,确保各类问题动态清零。
淮安区加大开放大学周边地块整治力度,动员村民整理土地270亩,栽种桃树、梨树等果树50亩,种植水稻、玉米220亩,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既美化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淮阴区将宁连路与G233交叉口东北侧、原属汽车产业园项目的拆迁遗留区域作为重点问题会办攻坚,清理乱堆放集装箱111个,拆除乱设围挡180米,让曾经的“脏乱堵”变成“畅洁美”……
曾经无人问津的“小空间”被巧思盘活,废弃多年的“边角地”旧貌展新颜,这样的蜕变在让市民惊喜连连的同时,也展示着淮安的温度与活力。下一步,市城管局将持续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推动作风建设与为民办实事深度融合,进一步实现环境改善、空间优化、功能提升、群众获益。
■记 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