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 服务人民——淮安文艺四十载发展纪实

 2025-07-24 289来源:淮安日报

近日,庆祝淮安市文联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召开。回望四十载辉煌历程,淮海大地上,文艺之花绚丽多姿、处处绽放;运河奔腾中,文化血脉绵延不息、生机盎然,绘就一幅壮丽的新时代文艺画卷。

文艺发展紧随时代,号角嘹亮催人奋进。1985年6月诞生的淮安市文联,由改革开放初期走到今天,始终把握时代脉搏、高扬精神旗帜、深耕淮安这片热土,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如举办“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运河之都 百里画廊”——淮安文脉丹青传承展暨书法美术晋京展等,倾情书写淮安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为淮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文化支撑。

文艺之花绚丽绽放,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全市文艺战线根植于淮扬文化、运河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注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艺术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诗人赵恺的《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在20世纪80年代享誉全国;京剧《红娘》演出超2000场,蜚声海内外,成为淮安文艺的时代记忆;当代著名作家徐则臣以淮安这片土地为“精神故乡”,创作了《北上》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仅有30多人的涟水淮剧团以多年的坚守、创新和拼搏,成功打造了“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在全国创造了淮剧“涟水现象”。

文艺队伍持续壮大,优秀人才薪火相传。全市文艺战线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持续推进文艺改革与文化创新,扎实推动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在全省设区市首家开展“文化名师带徒行动”、实施“双名工程”和文艺名家工作室制度,不断激发文艺活力。市级会员从最初的568人发展到现在的5034人,市级文艺家协会从最初的7个发展到现在的13个。涌现出了诗人赵恺、“活红娘”宋长荣、书法家戚庆隆等代表性人物。

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影响日增,在全国性大展大赛中屡屡崭露头角,2人获戏曲梅花奖,1人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文学奖,8人获书法兰亭奖和全国书法最高奖,4人获白玉兰奖。

文艺果实芳香四溢,惠民实事成效显著。全市文艺战线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基层文艺枝繁叶茂;淮安创成诗词之市、获评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获得中国作协首届“全民阅读推广城市”荣誉称号,涟水县、淮安区创成中国曲艺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各类群众性文化节日成为文化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淮安文艺“六进”等一批文艺惠民行动,既让老百姓有了更强的幸福感、获得感,又让文艺家的创作生产始终深耕在淮安这片火热土地上。

■记 者 李 蓉

◎淮安上门维修惠普,三星,兄弟,联想,夏普

◎西大街邮储银行大门西侧的旺铺出租

◎一批废旧物资公开拍卖!

◎公告:淮安工业园区花河佳苑2套房屋拍卖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清拖遗留固定资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