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近年来,淮阴区聚焦问题导向,以资源下沉为抓手,创新构建发展模式,汇聚合力、激发活力,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提速增效。
构建三级联动新格局。淮阴区凝聚“一条心”,将试验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好“一盘棋”,构建“1+4+N”医共体全新组织网络,即1个牵头医院、4个区级技术支持机构、N个基层医疗机构。织密“一张网”,整合6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动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设,4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成22个功能中心,27个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
打造三链融合新模式。淮阴区协同建设信息链,重建区内信息化平台,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1300平方米智慧医疗指挥中心,实现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资源下沉拓展医疗链,选派18名区直单位骨干挂职基层副院长,派驻42名专家长期进驻门诊开展带教,组织167名专家到基层坐诊。下沉专家为1.8万余人次开展诊疗服务,开展手术539人次,举办技术培训150余场次。年均远程会诊达110次,查房5000余人次。医防融合健全服务链,组建慢病专科联盟,实行“防、筛、治、管、康”一体化管理模式,共筛查出慢性病患者2135人。
激发“三化一体”新动能。管理同质化。成员单位设备、药品、耗材、保安、保洁等进行统一招标,年均降低成本约3000万元;成立18个质控小组,常态化开展质控指导。队伍科学化。推行“区直医院沉下去,基层医院走上来”统筹使用模式,非医技类人员只减不增;实施“千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定向培养影像等紧缺人才。考核精准化。所有基层院长实施年薪制,健全考核体系,提升考核质效。
■记 者 张 祥 左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