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周文科——勇猛战敌寇 丹心铸传奇

 2025-07-12 247来源:淮安日报

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第六展厅中陈列着一把驳壳枪,它仿佛一位沉默的见证者,无言诉说着淮阴县民兵英雄周文科的传奇故事。

1913年,周文科出生在淮阴县刘老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校期间,他接触进步同学,阅读进步刊物,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抗战爆发后,他在渔沟参加了抗日青年训练班。苏北抗日同盟成立后,他又率先加入。1939年3月,周文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淮阴县党组织重建后首批党员之一。

周文科作战勇敢,胆略过人,是一员名副其实的虎将。他带着弟弟周文忠、周文广一起参加革命,兄弟仨身材魁梧,打仗勇敢,被誉为“周氏三只虎”。周文科视群众为亲人,关心群众生活疾苦,轻声细语与群众交谈,带头执行群众纪律,深受群众爱戴。周文科爱兵如子,视士兵如手足,跟着他打过仗的战士们都说:“在周文科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在他手下当兵吃苦也舒心。”

1942年冬,为反“扫荡”,淮海地委决定将县级武装化整为零,周文科被派到淮阴县张集区担任区长。

他利用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大力发展武装,与敌人展开斗争,并十分注意做好统战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淮阴北乡的日伪内部始终有人为我方提供情报,甚至公开与敌决裂,投奔抗日队伍。

1943年7月,淮海地方武装计划清除淮阴沭阳两县交界处的徐溜据点。周文科决定先把据点包围起来,并在据点的东南角筑一高台,高度与敌人的炮楼接近,以便了解敌人情况。为了尽快取得胜利,周文科派人把死狗扔进据点周围的水井水沟里,污染敌人的水源,还用辣椒棉花做成“土瓦斯”扔进敌人炮楼,熏得敌人涕泪直流。敌人士气大落,部分伪军已经投降,但仍有一些死硬分子负隅顽抗,战斗迟迟未能结束。关键时刻,周文科带了一名战士,越过交通沟、到达据点前,一脚踢开大门,“砰砰”两枪,高喊一声:“缴枪不杀!”敌人一看是有名的“周猛虎”来了,乱作一团,我方部队趁势拿下据点。

抗战胜利后,为配合解放淮阴城,周文科调任淮阴县警卫团副团长,参加了1945年9月6日的攻城战斗。淮阴解放后,他担任东海县警卫团团长,协同主力部队,肃清苏北地区的伪军残余势力。1946年秋,国民党军向苏皖边区发动全面进攻,我主力部队北撤。淮海地委任命周文科为淮涟二支队参谋长,同时兼任淮阴县副县长和县大队副大队长,继续坚持斗争。他积极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迅速组建了4个连的“文科大队”,在淮海平原开展游击战,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巧妙周旋。

1947年5月4日拂晓,据情报人员报告,五里庄据点300多名敌人联合“还乡团”出来抢劫。县委决定由县长陈书同和副县长周文科各带两个连兵力迎击敌人。敌人听说“文科大队”来了,一路向五里庄逃去,陈书同带战士追了上去;另一路敌人向西往徐溜方向逃去,周文科带领战士紧追不舍,击溃了敌人,并缴获了几支枪。在返回途中,部队刚出陆夹沟,周文科被埋伏的顽匪蒋璧玉、刘中全的冷枪击中。5日早晨,周文科牺牲,时年35岁。

■记 者 徐 薇,通讯员 成 静 石 冲

◎创业大厦、春晖路商业街部分房屋租赁权拍租

◎市区西大街邮储银行大门西侧旺铺出租

◎国企招聘专业人才9名,名城控股集团面向社

◎整体拍租一批商铺租赁权!

◎42名(事业编)!2025年涟水县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