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今年7月5日是第二个“淮安企业家日”。为充分凝聚企业家智慧,倾听行业一线声音,促进政企协同发力,当天,我市举行2025年“淮安企业家日”活动,以“聚势枢纽经济 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展示淮安枢纽经济发展成果,共谋高质量发展路径。市委书记史志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坤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吉春,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鸿,浙江台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沈卫锋,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锴,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召,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兵,库比森轮胎(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淮安市翔和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澳翔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伯栋,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鹏先后发言,立足自身所在领域和行业,谈现状、讲感受,围绕“聚势枢纽经济 赋能产业升级”主题,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史志军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不时回应。史志军说,大家的发言情真意切、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对淮安这个“家”的牵挂、期盼与责任。有关方面要认真吸收,结合谋划“十五五”发展,把企业家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淮安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
从“发展枢纽经济,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我们重点要抓什么?企业可以做什么?”三方面,史志军与大家作深入交流。
发展枢纽经济,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史志军指出,对于企业而言,有“一降三升”的好处。“一降”就是降成本,既包括物流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随着淮安二级航道“五向”通江达海布局的加速推进,我们与江苏沿海以及上海港口的联动贯通更迅捷,大家在这方面的感受也会更加强烈。“三升”,分别是产业协作配套能力的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淮安战略区位和发展前景的提升。
发展枢纽经济,我们重点要抓什么?史志军表示,具体来讲,主要是强优势、壮产业、优服务三个方面。强优势,就是要坚持交通先行,让企业享受到方便进、快速出、低成本的交通环境和物流条件。壮产业,就是要突出工业强市,让枢纽的“流量”成为经济的“增量”,希望各位企业家找准切入点,加大在多式联运、临港产业、供应链整合等领域的投资布局,共同推动产业与枢纽协同发展。优服务,就是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项目签约前心中有数、项目签约后说话算数”,优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发展枢纽经济,企业可以做什么?史志军强调,希望各位企业家敏锐捕捉战略机遇,将企业发展战略与我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起来,共享时代红利。一是抓好自身的发展,保持定力、深耕主业、勇于开拓,在拥抱“枢纽+”中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创造新财富。二是引进更多的资源,助力我们讲好淮安故事,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项目、人才扎根淮安。三是提出宝贵的意见,期盼大家从产业、民生等角度多建言献策,政企同心把淮安这个大家庭建设得更加美好。
活动中,史志军向新聘“淮安高质量发展企业家顾问”颁发聘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小明通报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淮安金融监管分局围绕要素成本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服务等方面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企业家顾问参观了淮安市规划馆。
市领导戚寿余、徐子佳、周毅等参加活动。
■记 者 叶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