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储银行清江浦区支行,资产保全专员张洵的形象与“硬核”和“温度”紧密相连。从业9年,他累计收回不良贷款数千万元,创新实践的“柔性清收”模式入选总行典型案例,用专业与智慧破解金融风险处置的复杂方程式,开辟充满人文关怀的实践路径。
金融防线的守护者
2016年,张洵初入资产保全领域时,面对的是一本本厚重的法律书籍和一件件错综复杂的债务纠纷。他深知,只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守住金融防线的“最后一公里”。九年磨一剑,他系统梳理成百上千份案例卷宗,从基础法务处理到复杂债务重组,逐渐练就精准诊断的“硬功夫”。
2024年,他与团队共同努力,实现三大突破:全年清降不良贷款近3000万元、创新非诉手段降低清收成本35%、首推“支付令”,逾期客户面谈率及调解成功率显著上升。在某小微企业133万元逾期贷款处置工作中,他跳出“强制拍卖抵押物”的常规思路,制定分期还款方案,既保障银行债权,又助力企业“造血再生”,这一案例被纳入总行案例库。
温度与原则的平衡者
“法律条文是冷的,但处置方式应该有温度。”张洵的这句话,道出了“柔性清收”模式的核心。面对焦虑的逾期客户,他建立“法律释明+征信教育+心理疏导”三维沟通机制,用“场景化解决方案”替代强硬施压:对经营困难企业采取“账户保全+经营保障”的纾困策略,对个人信用类贷款创建“调解前置+阶梯还款”处置流程。他构建“三位一体”成长体系,参加总行前沿处置技术研修班,撰写的研究报告获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技能竞赛一等奖。
在处置某物业公司主贷款逾期案件时,张洵的破局思路令人耳目一新。他实地走访企业经营场所,发现公司仍具备市场竞争力后,协调法院暂缓冻结,并制订3个月分期计划。最终银行不仅全额收回本息,更推动银企重建合作信任关系。“客户不是对手,而是需要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这种理念让他的清收成功率大幅提升。
信用体系建设的践行者
在张洵看来,资产保全工作守住了风险防线,构建起社会信用体系。张洵以其专业精神和认真工作的态度,多次获得工作能手等荣誉,成为资产保全条线的中坚力量,获得了同事及客户的认可。面对肯定和荣誉,张洵谦逊地说:“资产保全工作不仅是我的职责,更是我对银行和客户的承诺,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更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新形势下,张洵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新的挑战,践行一名金融卫士的初心使命。
■融媒体记者 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