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近年来,金湖县塔集镇通过村企共建、产业联动,探索出一条“土地生金、产业富民”的集体经济振兴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本土企业家纪炉章的一个新项目,让塔集镇党委、政府下决心盘活闲置土地。纪炉章创办的金湖鱼药厂和康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拥有我市唯一的鱼药粉剂GMP资质。2022年,他投资1.2亿元盘活17.73亩闲置土地,建成高端鱼药生产基地。2024年,塔集镇深入梳理产业链上下游脉络,积极促成纪炉章与四川某中草药公司达成合作,引入年产800吨兽用中草药超微粉碎及提取物项目。投资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集聚一体化动物保健产业,新项目必须紧邻康泰生物。
为满足项目选址需求,塔集镇瞄准工业集中区一块20亩集体建设用地。然而,受地块性质限制,无法直接开发。2024年底,在塔集镇党委、政府的统筹下,塔集镇经发办联合金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率先突破政策瓶颈,指导陆河村成立金湖县陆河农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以村办企业名义新建标准化工业厂房,对外租赁招商。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土地性质限制,还将“死资产”转化为“活资本”,开创了“村级自主开发、资产长效增值”的新模式。
然而,仅靠陆河村的集体资产无法承担厂房建设费用。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保障村民利益,塔集镇党委、政府在咨询相关部门和法律顾问后,提出辖区内各村“有钱出钱、有地出地、自愿参与、比例分成”的合作原则,并拟定镇、村、合作社三方监管协议,辖区内各村居召开多轮村民议事会讨论资金入股事宜。该项目建成后,其生产的中草药提取物将作为康泰生物鱼药、饲料的原材料。村集体能获得稳定的厂房租金收入,还带动周边3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
从“沉睡”土地到产业高地,塔集镇的实践印证了“思路一变天地宽”。通过盘活资源、用活政策,这座苏北小镇正以“村企共建、产村融合”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通讯员 冯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