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满满的幸福,淮安经开区人社部门深化“就业帮扶”提升“民生温度”

 2025-05-09 258来源:网络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人社部门将就业帮扶工作作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一环,坚持以“稳岗位、拓渠道、提技能、保权益”为工作主线,聚焦重点人群需求,强化摸底调查、载体建设、技能培训等工作举措,全面拓宽“家门口”就业渠道,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稳定增收,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摸底调查,提高帮扶精准度

经开区人社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问需求、拓岗位等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组织就业党员先锋走访辖区企业单位、商业楼宇等30余次,联合企业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挖掘更多岗位资源;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深入摸底调查区内重点就业人群的就业意愿200余人次,围绕不同类型重点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分类提供就业服务政策清单,制定个性化帮扶举措。同时,借助“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主动获取失业登记、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人群信息,通过电话沟通、短信提醒等方式,实现岗位精准对接。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对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实施“一对一”帮扶,确保动态清零。

载体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

钵池街道居民王海云以前在外地打零工,照顾不到家人,今年他特地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寻求就业机会。工作人员通过就业系统,很快为王海云挑选了某家政公司的岗位,并联系该公司约定面试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找到意向岗位,太感谢你们了。”王海云握着工作人员的手高兴地说。

经开区人社部门通过整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政务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红色驿站等线下服务载体资源,将就业登记、创业指导、社会保险补贴等业务办理权限下放到社区,以社区就业服务的“微循环”,实现创新创业、就业援助、权益维护等人社“全链条”“零距离”服务,目前已经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个。同时,推动“就在江苏”“苏心聘”等线上载体与线下载体融合,形成“就在家门口”服务矩阵。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各类招聘、零工信息384条,为2万余名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引导服务对象在线上平台注册登记超3000人次。

技能培训,激活就业新动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推动劳动者从‘能就业’向‘好就业’‘就好业’转变。”经开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经开区人社部门聚焦区内就业困难人群和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融合模式,结合市场需求相,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用工单位和零工求职人员提供技能需求登记,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设技能提升培训班,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来即培训、合格上岗”的定向培训、输送服务。根据用工市场需求,选择资质好、专业性强的单位提供以工代训服务,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实操能力,加强与用工市场技能需求有效衔接。今年以来,举办叉车、电工、焊工、中式烹饪等培训15场次,培训中严把精准培训、质量达标、技能提升关,让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本领,推动实现由数量就业向质量就业转变。

稳就业就是稳民心,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经开区人社部门将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暖服务,持续书写就业帮扶的民生答卷,确保就业帮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 马真飞 彭春松 仲 罕

◎淮海东路新亚国际大厦17楼招租

◎淮安生态文旅区天玺湾雅苑、梧桐公馆一期商

◎2025年盱眙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

◎淮安汽车东站黄金地段,火爆招租!

◎预算280万!淮阴区人民法院中央空调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