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组合拳”,如何打出发展新活力?

 2025-04-14 346来源:淮安日报

企业发展与法治保障紧密相连,淮安是如何打出法治“组合拳”,助力企业发展的?——淮安新闻网网友 187****2563

企业活力强不强,要看营商环境好不好;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法治,一个大而全的抽象概念,如何让企业可感、可及?市司法部门从立法、普法、司法等多个关键领域发力,在经济发展舞台为企业成长“站台”。

古语有云:“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强调法度需因时而动、顺时而变。面对喷涌勃发的经济新业态,淮安创新实施立法“配餐+点单”项目,精准点穴、以变应变。

具体来说,市司法部门聚焦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深入调研企业需求,与相关部门协作,针对特定产业、特定问题制定精准法律规范。比如,针对无人机物流产业,及时出台法规,明确飞行空域、运营资质等,让企业发展有章可循。

既建章立制,又破壁清障。借助公平竞争审查智慧化监测评估系统,市司法部门对各类文件制度进行全面“体检”,常态化开展“立改废释”工作,把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一一清除,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清除“绊脚石”,找来“引路人”。去年,市司法局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提供“法律托管”服务,一方面,通过“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政务新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另一方面,会同市律师协会,在律师行业进行充分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律师积极参与。今年年初,市司法局又启动“法律托管”提质拓面工程,有序扩大“新设立民营企业”覆盖面、受益面,力争让更多有需求的初创民营企业享受免费“法律托管”服务。同时,进一步提升托管律师事务所和托管律师的服务质效,助力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涉法难题。

如此,双向发力,成效凸显——2024年下半年以来,淮安遴选确定托管律师事务所72家、托管律师431名,明确涵盖企业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6个方面的12项服务项目,赴各类托管企业上门服务860余次,对托管企业提出的614件需求,现场或事后提出解决建议502条,另提出促进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847条。

和统计数据相比,企业感知更见温度。2024年7月8日,江苏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在淮郑重地在一份《“法律托管”协议》上签名。“没花一分钱,请来了大律师!今后6个月,我们可以免费享受法律服务,还都是淮安知名律师,这好事去哪找?”他兴奋地说。

服务何止一个“法律托管”。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法援惠企”品牌,目前已在重点民营企业中设立100个法律援助站点,帮助众多企业预防纠纷、钝化矛盾,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事实上,淮安法律服务不仅“到点”帮扶企业,还“上链”惠及整个产业。2025年,市司法部门围绕淮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推动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即通过专项调研、党建结对、链上普法、专业服务、一键通办五大举措,打通“信息链”,建强“组织链”,增强“感情链”,做强“业务链”,拓展“服务链”。

以做强“业务链”为例,律师可围绕产业链特点,开展多项专业服务,如法治体检,及时堵住企业法律风险漏洞;健全机制,构建法律防火墙,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法律服务,通过诉讼、非诉讼方法为企业解决法律纠纷,保障链上企业权益,保障生产经营秩序;法律顾问,与企业签订顾问合同,在较长期限内开展产业链企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法律服务非高大上的“形象工程”,力求可操作、有长效。“除法治体检外,其他专业服务,我们鼓励律师与企业协商收取法律服务费,让企业得实惠,让律师‘有收获’。”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全市广大律师积极性,引导大家围绕产业集群,提供综合法律服务,护航链上企业健康发展。

去年,淮安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超万亩,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打好“法治牌”是关键一招。通过“点燃”制度和队伍“双引擎”,市司法部门全程确保腾退工作透明规范,让当事方心服口服。

定分止争,抚平“波澜”,这是法治的力量,促使各行各业“千帆竞发”,保障经济航船驶向繁荣彼岸。

■通 讯 员 李 猛 胡加云,融媒体记者 王 舒

◎招聘87人(事业编制)!2025年盱眙县

◎招聘96人(事业编制)!2025年金湖县

◎年薪25万!淮安市洪泽区云创传媒有限公司

◎预算170万!淮阴区渔沟中心卫生院食堂外

◎招聘30名!2025年金湖县公安局公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