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内河第一、“沪淮专线”实现天天班运行……我市水运枢纽优势加速凸显

 2025-04-13 404来源:淮安日报

淮安日报讯:近年来,我市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强化与长三角中心区交通物流的快速链接、优势特色产业的协作互补、营商环境的无缝接轨,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方式加速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内河航运,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内河第一,为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日前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市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57.21万标箱,同比增长11.6%,我市水运枢纽优势进一步彰显。

经营质态稳中向好。我市铁路和水运外贸集装箱箱量于2024年11月29日首次突破10万标箱,取得历史性成绩,在业内产生较大影响。2024年,仅淮安港就完成水运集装箱吞吐量40.6万标箱,其中外贸水运集装箱吞吐量5.7万标箱,同比翻番;今年1—3月,累计完成水运集装箱吞吐量7.75万标箱,其中外贸水运集装箱吞吐量1.89万标箱,同比增长约32.2%。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自2022年9月淮安港与上港、省港联合组建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来,我市深挖上海港外贸资源禀赋,放大淮安港水运枢纽优势,积极利用扶持政策,多方走访客户,谋求深度合作,稳住内贸业务基本盘,大力开拓内陆集装箱枢纽“ICT”和外贸内支线运输“CCA”业务模式,服务保障重点外贸企业产品出口。2023年服务天合光能、阿特斯出口分别为5134标箱、790标箱,2024年服务两家企业出口分别为1.4万标箱、3000标箱,相较传统陆运模式,水运模式为两家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2000万元,让企业享受到更加经济、绿色、便捷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

物流通道优化升级。我市聚焦淮安港物流通道能力建设,成功推动“沪淮专线”实现天天班运行,马士基、以星、中外运3家全球知名航运公司在淮安港设立还箱点,开发中集世联达、江苏航华、江苏恒隆、江苏利登、浙江启胜等5家市外货代物流企业围绕淮安港开展全流程外贸业务,持续优化淮安港物流生态圈。

口岸优势赋能见效。我市持续加强关港企联动协同发展,举办马士基苏北片区业务座谈会、中外运集运光伏组件项目淮安CCA首航、马士基航运淮安港外贸全程单业务(CCA)启航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向广大企业讲好淮安港“水运”故事、宣传淮安海关“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内外贸同船运输”等系列创新举措,积极引导企业尝试更加经济高效、绿色便捷的物流运输方式。2024年5月,淮安港二期码头海关监管场所完成变更并通过海关验收,开创全国内河口岸先例。目前,淮安港海关监管场所覆盖整个二期码头,区域面积扩大近5.4万平方米,码头生产作业效能持续提升。

■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通 讯 员 张新明 周涔嘉

◎年薪25万!淮安市洪泽区云创传媒有限公司

◎预算170万!淮阴区渔沟中心卫生院食堂外

◎招聘30名!2025年金湖县公安局公开招

◎公告!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选聘法律顾

◎2025年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警务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