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石化淮安石油分公司在“优化、转型、管理、服务”四方面发力,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加速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通过品牌合作、资源共享,该公司大力发展新兴业务,探索加氢业务,建设充换电站,引入餐饮服务,推动加油站向综合加能站转变。
聚焦优化,打好运营“组合拳”
围绕“站际统筹”,提升零售服务水平。发挥现有网络、品牌、服务优势,以商圈为基础,对加油站营业时间、品种、用工等统筹优化。减少3座24小时营业站,延长14座站点的营业时间,6座站采用全自助加油模式,5座站采用半自助加油模式,着力形成可复制的自助加油模式。在洪泽公司试点推进“站际统筹”2.0版本,实现县域油站多业态统筹布局。
围绕直分销配送,优化物流系统。为方便对中小客户开展直销业务,进一步延伸终端客户配送业务,该公司设立便民提货点,有效解决部分县域站点离中心库较远、客户提货不便等问题,满足客户需求,缩短配送时间。目前,提货点净增客户72个,发货量同比增长2500吨。
聚焦转型,多维度提质增效
打造以网格化为基础的客户运营机制。依托当前加油站网络基础,招聘网格化客户经理和加油站网格员,划分为141个网格。优化条块管理机制,压实县公司属地责任,将客户运营管理下沉到最基层、最终端,通过网格化运营有力推进属地客户开发与服务。自推行网格化服务以来,共开发新客户34个、累计成交1903吨。
树立转型意识,以洗车业务为基础,拓展新业态。投入运营22座汽服门店、10座咖啡茶饮店、1座易厨房、1座衣物干洗店。开展“靓车日”活动,推进人工辅助洗车转化工作。通过推介权益会员等套餐,带动汽服融合营销,销售半价保养套餐4966套,推荐权益会员套餐1764套,实现“车生态”业务销售6000万元。取得一汽青岛厂家车辆经销授权,并销售2辆重卡汽车。
聚焦管理,夯实业务基本功
实施减负增效管理模式。通过压减无效、冗余管理工作,持续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激发员工活力,让员工专注于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的重点工作。制定基层减负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减负任务清单,推进县区公司大站排班优化。
严守底线,抓实合规管理。将餐饮等新业态的运营管理纳入对门店日常检查范围,并跟踪通报检查结果。楚州上河服务区制定内部运营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现场各项业务操作流程。
聚焦服务,擦亮企业新名片
围绕司机之家运营,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在楚州上河站、淮阴环城站、盱眙都梁站等站点开设自营早餐店,满足顾客需求。在楚州城东站、盱眙马坝西站开展送快餐活动,提升“气非互动”活动质效。建设惠民暖心工程,打造户外劳动者服务品牌,上河加能站母婴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康乃馨服务站”,深圳路加能站等5座爱心驿站获评淮安市“工会驿站”。
在提升洗车业务服务水平的同时,拓展汽油相关服务能力。在部分站点开展人工辅助洗车、标准洗车业务,并开展人工标准洗车10次卡销售活动,提升客户进站洗车频次,单站日均洗车量环比增加36%。将油库作为服务单元,全面提升油库收发作业服务水平。完成5号台98号汽油加油机布局改造,提升了加油效率。
■通 讯 员 丁文怡,融媒体记者 吴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