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到“淮海”,刺破黑暗向前进

 2025-03-31 299来源:淮安日报

1941年11月7日,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中共苏皖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迎来新生,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党委机关报,继续冲锋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敌寇伪匪的舆论战场。

从“人民”到“淮海”,报名虽变,使命不改。在随后的抗日战争历程中,其作为淮海区唯一的地方报纸,犹如黑暗中熊熊燃烧的火把,指引着淮海人民奔赴抗击侵略的光明大道。

《人民报》共出版98期,改名《淮海报》后没有重新记号,从第99期开始计数。报纸为铅印,四开四版,三日刊,文竖排,报名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题写。社长仍为贺汝仪,总编辑孙觉。

在寻访中,我们几经辗转,均未能找到《人民报》的创刊号,却欣喜地在淮安市档案馆查阅到了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后,首期《淮海报》的报纸扫描件。

略显遗憾的是,首期《淮海报》第一版的报头部分已经损毁,头版头条的报道标题和部分报道内容也已残缺不全,但通过查阅《淮安日报》原副总编辑贾华编著的《淮安日报七十年(1940—2010)》,可以确定的是,首期《淮海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题为《本报改名的几句话》的社论。

时隔84年,当我们拨开历史尘埃,努力辨认、逐字阅读这篇见证《淮海报》诞生的评论文章,报人先驱们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从铿锵有力的字里行间透射出来。我们仿佛看到,《淮海报》冒着炮火硝烟,以崭新姿态出现在淮海人民面前,激荡文字、决胜千里,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大力量,共赴国难。

该篇社论重申报纸立场使命,并提出当时的三项任务:“第一,将我党所提出坚持并为全国爱国人民所拥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传达于淮海抗日人民之前,使淮海人民能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之意义,并于抗日各党派、抗日各阶层共同为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以达到民族之彻底解放而奋斗;第二,誓与日寇、汉奸灭亡我国家民族之企图,及亲日派反共投降之阴谋,坚决斗争到底;第三,在中共淮海区党委正确领导下,和淮海各界抗日人民,为坚持淮海长期斗争,建设巩固的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共同奋斗。”

根据首期《淮海报》的第三版刊登的启事,改名后,《淮海报》组织不变,所有原《人民报》印刷、发行、采访各部门工作及与各方面之一切关系,均继续由《淮海报》完全负责。

的确,仔细阅读首期《淮海报》,可以发现其版式设计、报道内容、行文风格皆与《人民报》一脉相承。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知悉,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状况依然处在“紧张时局面下”,淮海区敌伪猖獗。《淮海报》一面搜集事实证据揭露日寇伪匪罪行,一面及时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以及淮海区乃至国内抗战态势,特别是通报最新战果,以振奋民众士气,坚定胜利信心。

比如,首期《淮海报》第一版转载刊发新华社电讯《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胜利结束 通过重要议案及宣言》,带来了“号召组织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义勇纵队,用大会名义通电全世界呼吁援助中苏”的好消息。第二版转载刊发新华社电讯《在红军坚强抵抗下 德军图死力挣扎》,报道了加里宁图拉战况的激烈,德机袭莫斯科遭重创。

战斗紧张持续,敌寇汉奸的滔天恶行也没有止息。在首期第一版,《淮海报》转载新华社电讯《敌寇残酷扫荡晋察冀 屠杀强奸恶绝人寰》,记录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野蛮”。报道中说,敌寇兽蹄所至,一草一木一针一线悉被扫灭,轮奸孕妇后剖开腹部将胎儿高挂树梢……

岁月可以泛黄薄脆的报纸,却无法抹去这些被白纸黑字镌刻在历史深处的血淋淋的史实。当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正是这些带血的文字,以无声的方式痛诉着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叫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除此以外,首期《淮海报》第三版上,来自宿迁的报道《敌伪勒索抢掠 吸尽人民膏血》,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当时淮海区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苦难。彼时,伪政府方面已决定在徐州建筑华丽的铜山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并要求该公署的建筑费由铜山区所属各县摊派,仅仅是宿迁一县,就被摊派了22万元新票,合值现币600余万元。

通过搜寻资料,我们了解到,首期《淮海报》第三版刊登的民众来信《周法乾的魔手》中提到的周法乾,是当时横行乡里、恶贯满盈的一个伪军头目。这封民众来信清楚地写道,“自从周法乾盘踞六塘乡以来,已杀掉60多个人。”周法乾更用最残酷的办法,使被杀的人受尽了活罪,“有时割断腿弯的筋、剜去眼睛,这样死了的已在三十人左右了”。

一篇篇泣血的文稿,还原出那个年代令人窒息的黑暗。但在这片似乎一望无际的黑暗中,《淮海报》编辑记者的鼓与呼,让淮海人民看到了曙光。

我们注意到,首期《淮海报》在“本报启事”中提出,该报副刊亦于当日改名为“黎明”:“黎明以前是最黑暗的时候,也是黑暗与光明最后搏斗的时候……我们现在是正在处在这样东方发白的时代……淮海区是黑暗吞噬过的一块,也是白光照耀着的一角。现在全淮海所有力量都在为着推呈光明压倒黑暗而努力。”

从启事中,我们还获知,改名伊始,《淮海报》收到了各方的撰文及题字,并陆续进行了刊登。“你是淮海人民的喉舌……你是淮海人民的指针,指示出我们斗争的方向!”“现在法西斯强盗希特勒和日本帝国主义正疯狂地进攻扫荡华中,淮海的反共亲日派谣言四起,你要以更大的勇气与精神来迎接伟大的任务。”“展开淮海新闻工作,粉碎敌寇虚伪宣传。”这一份份热烈的“表白”,展现了淮海人民对《淮海报》的喜爱、信任与期盼。《淮海报》,正是人民心中一束刺破黑暗的光。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淮海报》的当天,适逢“十月革命节”。当天出版的首期《淮海报》特别拿出两个版面,开辟了增刊“十月革命纪念专刊”,淮海区党委书记金明为此专门为专刊题字:以坚持淮海工作纪念今年十月革命节。

报道组成员:何 弦 杜勇清,周登超 吴修文 王 伟

◎绿地世纪城云林路商业用房公开招租

◎淮安某殡仪馆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名!从事

◎淮安区轻轨旁明珠大厦多层4楼中装有车库3

◎预算108.8万!淮安市繁荣小学教育集团

◎本人征婚启事征婚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