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办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要往返市区多次,现在能在园区办理,省了我们不少事!”日前,在淮安工业园区办理完相关业务后,江苏淮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去年8月,我市出台《关于支持淮安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工业园区距离市行政审批中心较远,企业办理安全生产相关行政许可、备案等事项不便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选派专员入驻工业园区政务服务中心,下沉受理相关许可和备案事项,切实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为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去年6月,我市启动实施“安企护淮”行动,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强化服务、深化改革、优化执法,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三个转变”推动服务更有力度
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我市创新开展“邀约式”指导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定制式”安全技术指导,深入企业排查风险隐患,以实际行动护航企业发展。
建立重大项目全程帮办机制,组建一支由业务骨干、安全专家组成的帮办服务团队,为项目提供全流程、全过程安全指导服务,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截至今年2月底,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124名干部职工对120个重大项目和155家重点企业提供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45个。建立政企协同安全联盟机制,构建危化、工贸等重点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共同体”,聘请省、市安全专家,对巨石、中天钢铁等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合力共治转变。建立应急预警提示联动机制,从源头上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三个提升”推动改革更有深度
优化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效率。2024年,我市对10个项目实施了并联审批,突破性帮助江苏鑫源烟草成功办理全市园区外第一张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助力其成为“全国烟草行业烟用香精香料研发生产中心一体化平台”筹建单位。
线上延伸,有效化解工学矛盾。实行特种作业操作证证件电子化,推广“三项岗位人员”理论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延期、“三项岗位人员”证书复审或者换证提醒工作,为实联化工、淮钢等重点企业人员考试提供上门服务。强化监督,提升中介服务质效。完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机制,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构建执业规范、服务高效的市场秩序。
“三化并举”推动执法更有温度
差异化执法,实现精准高效。遴选一批安全生产条件、主体责任落实较好的工业企业,纳入安全生产“白名单”管理,实行免查免检、无事不扰,在安全生产政策性资金发放、评先评优方面给予正向激励,并延伸至住建、交通运输等其他行业领域,目前全市“白名单”企业已达113家。
柔性化执法,实现宽严相济。明确11类安全生产首违不罚情形,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办理“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免予处罚案件365件,累计减免罚款700余万元;出台《规范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涉企行政检查十条措施》,对全市执法频次实行“动态监测”“亮灯管理”,坚决杜绝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2024年事前立案数同比下降53.56%。
联合化执法,实现一步到位。制定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方案,编制联合检查场景清单、推送季度执法计划,实行“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集中交办”。去年以来,市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212次,执法检查重复率同比下降7.7%。
■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通 讯 员 张新明 刘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