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新安旅行团成立90周年。“盐阜区有三个旅,七旅八旅新安旅。”苏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中广泛流传的这句话,道出新安旅行团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和考察新四军纪念馆重要讲话精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日报社推出“寻找抗日战争中的‘新安旅’”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融媒新闻行动,聚焦呈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安旅行团以文艺为武器,宣传党的主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组织18万儿童支援抗日的光荣历程,以及淮安传承弘扬红色精神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3月24日,星期一。在淮安市新安小学升旗现场,该校五(1)中队少先队员徐朱意用小提琴深情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全体师生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新安旅行团(以下简称“新旅”)的母校,春日的淮安市新安小学校园涌动着“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自豪与奋进之情。
新旅爱国走天下,离不开周恩来的关怀和指导。“新旅的小朋友,为什么有这样顽强的意志?因为他们背后站着一位穿粗布军装的将军。”在新旅团员孙肖平的著作《新安师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叙说着周恩来在新旅团员心中的分量。
徐朱意告诉记者:“周恩来总理曾经向新安旅行团捐赠过一把小提琴,今天我用小提琴演奏《义勇军进行曲》,表达崇高的敬意。”如今,这把小提琴就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展陈。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里,雕塑《周恩来和新旅团员在一起》、油画《周恩来与团员》等展品,生动诠释着周恩来和新旅密切的关系。
和周恩来一样,新旅团员们沿着大运河走出了家乡,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1910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离别家乡,远赴东北,踏上追寻真理的漫漫征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1933年,7名新安小学学生组成新安儿童旅行团赴上海修学旅行,他们“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社会实践轰动上海;1935年,由14名新安小学学生组成的新安旅行团在顾问团员汪达之带领下,从淮安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冲破艰难险阻,不断增长本领,以文艺为武器,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投身民族救亡的洪流。新旅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努力为争取抗战胜利、全国解放作贡献。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新安旅行团全体团员复信。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家乡出现了你们这个抗日儿童文艺团体,我很高兴,希望你们努力工作!”对于来自家乡的新旅,周恩来非常认可。1938年10月,新旅在武汉汉口举办成立三周年纪念招待会,邓颖超代表周恩来到会祝贺并致辞:“你们走过了二万多里路,我也走过了二万五千里!”对于新旅的成长和进步,周恩来倾注了诸多心血和感情:为新旅争取经费,亲切教导团员们如何工作、生活,帮助新旅从险境中安全转移……从华中到西南再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在周恩来的关怀和指导下,新旅团员茁壮成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色基因代代传。2023年暑假,徐朱意和同学们也开启了人生中一场独特的“旅行”——奔赴北京演出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在京期间,徐朱意和同学们像新旅团员一样,自己动手洗衣服、收拾行李等,培养自主生活能力,磨砺品格。他们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传承弘扬了红色精神。徐朱意表示:“我要向周爷爷学习,向新旅前辈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争做新时代‘小好汉’。”
■融媒体记者 卢化福 何 渊 徐天魁,通 讯 员 施佳宏 袁 坤 周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