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近年来,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创新推行“积分制+村规民约”治理模式,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走出一条以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孩子们,递接物品时要注意哪些礼仪?”在周集村党群活动中心,“逮幸福公益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互动。自2023年9月开设以来,该课堂送心理健康、送书法等课程共128课时,惠及儿童795人次。村民王女士称赞:“周末孩子有去处,还能学知识,真是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幼有所教,老有所依。周集村积极开展互助养老、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发动邻居、近亲属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理发等服务,不定期邀请村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向广大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并长期坚持开展卫生家园宣传和整治活动。
在周集村法治文化广场,“法律明白人”志愿者张律师耐心解答村民疑问。该村组建由党员等组成的法律服务队,2024年累计举办普法讲座12场,覆盖群众150人次。“现在村民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我们咨询,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了。”张律师说。
文明新风催生发展动能。2024年,周集村创新推出“老周说媒”婚恋服务,由村党总支书记牵头举办相亲活动,吸引本村及周边地区群众参与。同年9月,该村举办乡村马拉松赛事,吸引超千人报名,有效提升了村庄知名度和客流量。
随着乡村人气攀升,周集村新开业3家农家乐、1家咖啡厅、1间民宿,该村在这些地方举办“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生活,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我们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群众‘家门口’,让志愿服务像呼吸一样自然。”周集村党总支书记周林会介绍,该村将每月5日定为“文明实践集中志愿日”,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长效机制。2024年,该村累计开展环境整治、敬老助残等活动65场,其中春节慰问困难家庭23户、重阳节服务老人87人次。周集村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志愿服务更接地气、乡村振兴更具活力。
■融媒体记者 刘 华 王 舒,通 讯 员 王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