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为群众“身后事”减负

 2025-03-28 326来源:淮海晚报

殡葬是人生大事,亦是民生大事。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解决殡葬服务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殡葬改革,殡葬设施数量与布局不断增加和完善,殡葬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满足居民群众文明治丧基本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温情殡葬服务

过去的殡仪馆,因长年燃烧纸烛,墙面和公共区物品破损多年;座椅数量少,家属再累也只能站着……这些项目提质改造的需求迫在眉睫。为更好方便群众治丧,我市着手重新布局殡葬设施,全面提升与改造现有殡葬基础设施的整体环境。

日前,历时两年多的市殡仪馆原址新建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并正式启用,为我市殡葬事业带来了全方位的提升。馆内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包含业务区、遗体处置区、悼念区、火化区、集中守灵区五大区域,还配备了尾气净化排放设备等先进设备,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让殡葬服务更加绿色环保。此外,馆内还设有套间灵堂,通过客房式布置、酒店式管理、家居式守灵方式,让逝者家属在守灵期间能有舒适的环境。

市殡仪馆的成功改造只是我市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民政局加快殡葬重点项目建设,完成7个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改扩建项目,盱眙县投资1.5亿元新建“福慧园”综合性殡葬服务设施主体工程完工,金湖县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启动建设,清江浦区投资1.1亿元建设黄码骨灰堂,安葬环境和设施质量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共有经营性公墓7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387个,全市95个镇(街)平均有3-5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实现了乡镇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全覆盖。

实施惠民政策 减轻群众治丧负担

“以前就听说有殡葬惠民政策,能减免一些费用。这次处理父亲的丧事,亲身体验后,发现殡仪馆不仅收费低,而且服务还特别周到,真的让我很感动,也省心了不少。”日前,市民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深切关怀。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和相关部门坚持殡葬设施、殡葬服务公益属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质量为抓手,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更好服务基本民生需求。自2014年起,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民普惠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费用减免政策,为城乡居民提供遗体接运、冷藏、消毒、火化、骨灰盒等殡葬服务项目减免1000元至1400元不等的费用,惠民殡葬政策实现市域全覆盖。

在殡葬服务方面,规范管理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8个殡仪馆,殡仪服务稳妥有序。2018年,市民政局联合物价部门印发《关于公布市级殡葬服务收费项目的通知》,规范殡仪馆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收费,殡仪馆现行开展的基本服务收费为政府定价,延伸服务收费报同级发改部门价格备案,利润控制在30%以内,确保殡葬服务公益属性。

健全监管机制 保障群众基本权益

我市在殡葬改革上,特别是惠民殡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传统殡葬习俗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殡葬行为:服务中介冒充殡仪馆工作人员,向丧户漫天要价;在个别居民区、城区街道、公共场所私自搭建灵棚扰民;在公共小区、绿地随意焚烧纸钱、冥币等方式开展祭祀活动……这些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城市形象,干扰了城乡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亟待加以整治。

有市场就要守规矩,就要重监管。近年来,我市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系列治理行动,加强殡葬职工教育管理,强化行风建设,着力规范殡葬机构管理,净化殡葬服务环境。全市共整治违规公墓地50处、公墓外硬化墓9830座、违反殡葬业价格秩序等情况13起,取缔违规销售殡葬用品点15个,清退违规收费600余万元。

■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通讯员 朱怀宝 骆无穷

◎预算108.8万!淮安市繁荣小学教育集团

◎本人征婚启事征婚启事

◎淮安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公开竞聘

◎招聘教师79名!2025年淮安市淮阴区公

◎2025年淮安市市属及部分区属事业单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