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企业、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多部门奔波”到“一窗办结”,从“纸质证明”到“电子证照”,从“群众跑腿”到“指尖办事”……十年来,金湖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建立全市首家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创新推出一系列举措,跑出便民利企的“加速度”。
速度——领证时长从1个月缩短至最快1小时
“拿房又领证,真是双喜临门!从交材料到领证,这些手续在‘家门口’就搞定了。”日前,仅1个小时,金湖县碧桂园业主老李就拿到了房屋钥匙和不动产权证。而十年前,群众在金湖县购买房屋时,需要在国土、住建两个部门分别办理房产证、土地证,耗时长达1个月左右。
金湖县不动产登记局的挂牌成立,书写了金湖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新篇章。金湖县紧扣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核心目标,将住建部门的房屋登记职责和原国土部门的土地登记职责“熔于一炉”,这一历史性变革彻底终结“多头登记”的局面。
金湖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整合交易、征税、登记不同部门窗口业务,设置不动产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内部信息流转机制,受理材料通过内部网络迅速传递至相关部门进行并行审批,打破以往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群众辗转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的困局,有效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同时,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网办”新型服务模式。运用电子签名、人脸识别等技术,申请人可在线提交登记申请、上传材料、查询进度。“一网办”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动产登记从“线下跑”向“线上办”转变,极大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温度——服务从“窗口”延伸到“心口”
行政效率提升3倍,每年节约登记成本150万元、减少群众跑腿里程1万公里……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是金湖县努力化解群众身边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温度。
由于开发商债务纠纷,金湖县翡翠城小区宗地及部分房屋被查封,导致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为妥善解决业主办证难题,金湖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与法院协同合作,积极开展权属调查与梳理工作,引导业主依法维权。在法院变更查封范围后,中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业主集中办理不动产权证。
近年来,金湖不动产人推出“府院联动”“就近办理”“跨省通办”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以高效行动兑现为民服务承诺。
目前,金湖已实现房屋抵押、过户等9类常规业务“跨省通办”,有效解决异地申请登记问题。日前,在上海工作的王女士通过“线上苏小登”程序远程操作,30分钟办妥抵押登记,百万元贷款及时到账。
金湖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还开设绿色通道、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次。据了解,金湖县不动产登记服务的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9.8%以上。
力度——“小证书”激活“大发展”
“我家的房子有了‘身份证’,确认是我家的财产,心里踏实了。”领到证书的金南镇村民老茆高兴地说。
当下,农村地区正稳步推进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作为全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示范点,金湖县率先完成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累计发放“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权证4.3万余本,实现农村房屋“应登尽登”。
统一登记是制度改革的“必答题”,更是惠民利企、赋能发展的“加分项”。金湖不动产人探索建立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一号一平台”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围绕企业建设、盘活等不同阶段需求,通过“一码”关联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信息共享、业务集成,推动工业项目“交地即发证”“竣工即投产”,经验成果获《中国自然资源报》宣传推广。常态化开展工业项目“拿证即抵押”“分层分幢登记”“无还本续贷”等助企服务,为企业释放融资支持5亿多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隐形引擎”。
产权保护没有终点。金湖不动产人将继续以“为民初心”换群众“办事省心”,努力让每一本不动产权证都成为金湖人民美好生活的见证。
■融媒体记者 刘 权,通 讯 员 陈爱林 李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