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淮安绘就现代化水运体系新图景

 2025-03-24 525来源:淮安日报

电视剧《北上》开端,年幼的女主“大华子”一声“船来了”,唤醒无数运河儿女的童年回忆。画面中,夕阳洒落在河岸人家的木质格子窗前,连同整条运河一块鎏上金色。

在淮安,“黄金水道”是景,更是实。2024年,我市围绕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目标,充分发挥京杭运河、盐河、淮河出海航道等“黄金水道”优势,全年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135.17万吨,其中完成内河集装箱吞吐量57.21万标箱,连续16年稳居全省内河首位;已形成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沿河产业群(带),未来有望形成多个千亿级规模产业群。“‘黄金水道’的含金量还在进一步提升。”淮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罗衍庆说。

百舸争流 “大通道”上移动着“黄金”

2月24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定于2025年5月1日起,取消江苏境内101座船闸收费,新建船闸不再收费。这意味着,位于淮安境内的朱码船闸、淮沭船闸等将免费通行。“以前过闸最长等过8天,现在不仅随到随放,而且即将免费通行,真是越来越好了!”跑船30多年的老黄感慨地说,这些年,“黄金水道”一直在成长。

一寸水深一寸金。“以前受航道等级限制,大船进不来,运货得‘大船换小船’多次转运,周期长、货损率高、中转费贵。”罗衍庆解释道,为形成纵横贯通、辐射流域、通江达海、连城达港的内河干线航道网,我市不断加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争取力度。仅2024年,全市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15亿元,同步在建项目就有13个,占全市交通投资总量的比例由2020年的9%提升至22%。

目前,淮安拥有航道73条,总里程1483公里,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占比16.7%,位列全省第二,盐河航道、淮河出海航道(红山头至京杭运河段)纳入《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淮安拥有京杭运河、盐河航道、淮河出海航道3条二级航道和金宝航道、张福河航道2条三级航道,规划二级航道里程由91公里增至297公里,为原先3倍有余。磨涧河航道等5条通港达园专支线航道纳入省规划,数量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水运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之际,磨涧河航道成为全省首批开工建设、首条建成投运的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充分彰显了淮安重现“黄金水道”往日繁华的坚定决心。

如今,从空中俯瞰淮安水上立交,两条水道十字交叉,却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水面之上百舸争流,南来北往的2000吨级货船首尾相连,宛若一座座流动的金山。

这就是“黄金水道”的魅力。

通江达海 “大动脉”中流淌着“黄金”

清晨的淮安港集装箱码头,龙门吊上下往复,装卸集卡穿梭,轮船靠泊起航。

不远处的淮安港三期项目现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本项目规划建设16个2000吨级泊位,泊位总长1328米,建成后通过能力达862万吨/年。”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淮安港三期项目部项目经理辛海升说。

“黄金水道”运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发展的动力源。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及省港口集团等沿海沿江港口深度合作。目前,淮安港累计开通21条水路集装箱航线,通达长江、运河、淮河、盐河等干线航道主要港口;打造了淮安港至上海港、太仓港精品航线,集装箱运力从6艘增加至18艘,班期密度从每周3班提升至每周近10班,可实现当天到、当天发;大力实施淮安港“淮河战略”,开通淮安港至周口、淮滨、蚌埠、凤阳4条淮河航线,打造淮安港至凤阳港精品航线,实现“天天班”运营;新开实联化工淮安至凤阳、嘉兴、张家港区间纯碱“散改集”业务,实现了新的突破;正式启动冷链物流业务,打通苏北、苏中地区至南方港口水路集装箱冷链物流新通道。此外,淮安港开通24条多式联运线路,稳定运营9条,培育2条江海河联运示范线路。其中,海铁联运业务模式服务客户120余家,同比增长近50%。

当下,我市抢抓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机遇,加快推进淮安港三期、金宝航线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等一批重大水运项目,加快完善高等级航道网络布局,增强港口作业区规模能级,打造标志性多式联运枢纽港,推动“公转水”“铁转水”运输结构调整,推行“抵港直装”新型通关模式,全面压降过程性交易成本,助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营商环境。

港产融合 “大枢纽”下铸造着“黄金”

近日,一艘满载原材料的货船停靠在淮安盐河中天钢铁配套码头。岸边的物流机器人穿梭,将钢帘线盘条直接吊运至生产车间。从码头上岸、车间制造到成品出厂,全流程自动化。

“这是盐河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是我们投入1.2亿元建设的。”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码头项目负责人李亚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走陆路运输成本100多元/吨,现在改走水运20多元/吨,而淮安中天年产能预计今年年底突破80万吨,“这笔大投入,很划算!”

城市,因水而兴。

近年来,我市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吸引了淮钢、井神盐化、清江石化、国信电厂、富强新材料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已形成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沿河产业群(带),12个百亿级项目陆续在运河、盐河等干线航道沿线落地开工,“黄金水道”招鸾引凤作用持续显现。境内盐河成为重大产业布局走廊,布局企业57家,其中吸引中天钢铁、巨石玻纤新材料、捷泰新能源等百亿级企业4家。同时,淮安加快构建盐河产业带,推动盐河产业集群发展,未来有望形成钢铁深加工、光伏玻璃、新材料等多个千亿级规模产业群。去年,我市还出台《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实施方案》,编排23个港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擘画了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水运体系的宏伟蓝图。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参加淮安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淮安做好项目、生态、枢纽、教育“四篇文章”。在此之前,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决定》提出,支持淮安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

用好用足这一重大机遇,必须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罗衍庆表示,市港航部门将充分发挥淮安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优势,全面加快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淮安书写好枢纽文章贡献力量。

■融媒体记者 孔 雪 通讯员 王业建 吕 双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酒店项目意向招商公告

◎预算超109万!2025年徐溜镇一事一议

◎招聘40人(事业编制),2025年涟水县

◎招聘87人(事业编制)!2025年盱眙县

◎招聘96人(事业编制)!2025年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