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霞满天——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朱锦

 2025-03-24 334来源:淮安日报

编者按 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不断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的新路径、新方法,组织引导老同志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涌现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朱锦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她的事迹充分展示了我市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

在淮安,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在2016年退休后选择继续发光发热,始终以党员身份扛起责任担当,奔走在政法、巡察、党建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前沿。她就是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朱锦,2024年12月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堪称新时代淮安离退休干部楷模。

她是政法战线的“急先锋”

今年69岁的朱锦虽已鬓染霜华,却始终保持着在政法战线工作时的那份炽热。退休前,她是市委政法委的“拼命三娘”,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耕平安法治沃土;退休后,她转身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用思想的光芒点亮时代航程。

2013年,在时任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带领下,朱锦牵头组建团队,会同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于2016年11月完成29万字的《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这部著作犹如一把钥匙,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打开又一个历史宝库,先后获得省政府三等奖、省社科联和省法学会法学研究专著一等奖。紧接着,她又牵头组织编写了26.7万字的《周恩来社会治理思想研究》。这两部专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提炼形成的“周恩来法治思想”课程被评为全市首批党员干部教育精品课程。在市司法局和市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全力支持下,在周恩来纪念馆打造了“周恩来与法治”主题展厅,为周恩来纪念馆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基地增光添彩,目前已有10万余人次参观,这些正是她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生动注脚。

法律援助路上,她是最温暖的守护者。担任淮安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期间,朱锦将目光投向重点群体:125件涉妇女儿童、农民工维权案件在她手中峰回路转,200多户家庭因她免于破碎,3000余万元经济损失得以挽回。当“法律援助乡村行”的大巴驶入田间地头,当公交车化作移动普法站,朱锦用创新思维让法治阳光穿透城乡壁垒。

她是急难险重的“顶梁柱”

若说法治研究是静水流深,那么巡察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则是惊涛骇浪中的躬身入局。2016年至2017年,朱锦担任了淮安市委巡察组组长,面对全新的领域,这位“法治老兵”展现惊人的战斗力,建立的“6+1”工作制度、“八看巡察”模式、“专题式”“点穴式”分类巡察等多项做法在全市推广;工作经验汇编《努力以严细深实的巡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巡察工作提供模式范本,受到时任市纪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2020年至2021年,朱锦借鉴市委巡察工作经验,带队赴县区政法单位开展政治督察,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基层政法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这些工作不仅取得明显成效,还为全市出台《政治督察工作指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做法。她在全省率先打造的“闭环式”政治督察工作品牌,也得到省委政法委简报的宣传和推广。

常有人说:“朱锦书记比在职时还忙碌。”朱锦说:“不为别的,只为那一份执着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我‘忙并快乐着’”。她先后4次被市委党建办聘为党建指导员,对多个县区和单位党建工作开展督查指导,帮助被指导单位推动党建工作出新出彩,挂钩指导的市司法局“律动淮安”党建项目荣获全市创新项目一等奖。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战场上,她是永不言退的“铁娘子”。2018年9月,在淮安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时刻,朱锦负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巡查督查工作。她带领创建巡查督查队伍奔波在创建一线,到现场发现问题,在实地提出建议,“地毯式”过堂排查整改。她曾在高温下记录交通违规行为,也曾顶着高烧暗访农贸市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工作记录见证了她“问题不解决绝不收兵”的倔强。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7年多以来,朱锦耗尽了176支笔,写满了20本厚厚的笔记本,跑遍了全市的实地考察重点点位。2020年,淮安市以高分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朱锦丝毫没有懈怠,而是继续深耕细作,汇编了巡查督查经验方法,为之后的常态化巡查督查提供借鉴。

她是传帮结对的“朱妈妈”

在市委东大院,朱锦有个更亲切的名字——“朱妈妈”。退休后,她把对政法事业的赤诚化作对青年人才的关爱,用“朝·夕缘”项目搭建起客籍青年人才的温暖港湾。近三年来,她牵头组织11场主题活动、10次节日联谊,甚至为单身青年征婚,用温情化解漂泊者的乡愁。在她的结对关怀下,客籍青年人才正留在淮安、建设淮安,有的人已入选“淮上英才计划”“533英才骨干人才培养对象”。结对客籍人才在基层一线茁壮成长,“朱妈妈”已经成为青年人才生活中的知心长辈、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社区里,她是化解矛盾的“贴心人”,是宣讲政策的“活教材”。在市委东大院,朱锦积极发挥余热,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朱大姐”“朱阿姨”“朱奶奶”。在福地路办事处山阳湾社区,朱锦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用身边案例解读法律条文,让党的“好声音”浸润群众心田。看到东院社区图书室书籍陈旧,她主动关心帮助添置新书,还帮助市委北大院居民小区协调解决创建中的一些难题,点点滴滴的善意汇聚成河,“有困难找朱阿姨”已成为社区最美的风景线。

从政法尖兵到银发先锋,朱锦用九年时光书写了壮丽的夕阳篇章。她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只有默默耕耘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唯有涓涓细流的奉献。“作为党员,就要永远跟党走,为党工作一生、奉献一生。”正如她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朱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全市离退休干部树立了榜样。

■融媒体记者 陈 帅 通讯员 杨 阳

◎绿地世纪城云林路商业用房公开招租

◎淮安某殡仪馆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名!从事

◎淮安区轻轨旁明珠大厦多层4楼中装有车库3

◎预算108.8万!淮安市繁荣小学教育集团

◎本人征婚启事征婚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