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荡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上高一时,我的同桌是淮安区流均镇人。她曾说,流均有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草荡,芦苇密布、水草肥美,家家户户靠船出行,哪怕到地里干农活也要划船,甚至连娃娃都会划船。当地几乎人人都会游泳,每逢暑假,孩子们便成了到处游荡的“野鸭子”。从那时起,我就很想去绿草荡游玩一番。参加工作后,有几名同事是流均人,他们时常会说起绿草荡。他们口中的绿草荡俨然是世外桃源,那里人美、水美、荷花美,那里菱角多、芡实多、螃蟹多……他们的话,让我产生一种说走就走的冲动。
那日,阳光明媚,虽然有点秋高气爽的感觉,但毕竟已是初冬时节,风吹在脸上冷飕飕的。然而,能去绿草荡游玩,心情还是异常激动的。我与友人驾车行驶了约一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心心念念的绿草荡。我本以为一下车就会看到宽阔的水面,然而,下车后眼前只有头溪河在默默流淌。
我们首先来到新四军淮宝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所在地,这座纪念碑耸立在眼前,旁边是一座陈列馆。我放眼四周,一个小水塘也没有看到,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不过,这种失落感很快就被对新四军淮宝支队英烈们的缅怀与敬仰之情驱散。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通过他的讲解,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淮宝支队的指战员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座高耸的纪念碑是新四军淮宝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那座陈列馆里陈列着与淮宝支队相关的资料和实物,当地是有着“苏北沙家浜”之称的流均镇合心村。
值得一提的是,接待我们的是合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冷士华。为了节约开支,每逢游客前来瞻仰纪念碑和陈列馆,都是他既当接待员,又当解说员。这让我们对这位冷书记肃然起敬。
“我这个冷书记,能不能让大家感到亲切啊?”在前面带路的冷书记突然跟我们打趣说,“我虽然姓冷,但心是热的。”
“冷书记为什么爱剃光头啊?看着光头,是不是感觉更冷了?”他冷不丁又来了这么一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此时,风儿吹来,我丝毫没有感到寒冷,简直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接着,我便问道:“这里不是有绿草荡吗?怎么看不到大片的芦苇荡?”冷士华介绍说:“这里本来也属于绿草荡地区,原来叫王家墩,是绿草荡中的一处高墩,后来经过改造,变成了荷藕田。绿草荡在西南方。”随后,他热情地带领我们去绿草荡划船。船航行在绿草荡中,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听他介绍。“西水东泄,至此而均平。”我第一次了解了“流均”这个地名的来历,是通过冷书记的讲述。他接着说:“这里地处古射阳湖西岸,属于里下河水系。境内九河汇聚,形成了6万亩水草丰茂的绿草荡。我们村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8年前却负债累累。担任书记后,我四处奔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启动村里的工作。多年来,我绞尽脑汁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把一盘散沙似的村子发展成如今名副其实的合心村。现在村里不仅没有债务,还有上百万元的资产。”
我们一边听着冷书记的故事,一边欣赏着无边无际的绿草荡,时而有一两只水鸟飞过,船儿忽左忽右,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对冷书记的敬佩。
下船后,我们又在冷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村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医务室、理发室、敬老院、招待所。村里处处有路灯,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村”。村党群办公室里展示了各项荣誉: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淮安市文明村……我们为合心村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面貌感到欣喜,不由鼓起了掌。
从流均回来后,我时常会想起绿草荡、合心村、纪念碑、陈列馆和那位温暖的冷书记。这次绿草荡之旅,不仅圆了我的梦,还给我带来了很多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