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收取外卖打包费,你中招了吗?

 2023-11-02 1124来源:淮海晚报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点外卖时存在打包费过高、叠加收取打包费、收费标准不明等问题,引发消费者疑虑,质疑这样的收费是否合理,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消费者:23.5元的外卖被收了4元打包费

日前,家住万达广场附近的市民赵先生向记者反映:“点外卖明明是免配送费了,怎么感觉好像没有之前便宜?”赵先生很爱吃盖浇面,每周都得点2到3次外卖。前些天,赵先生平时常点的那家店开始免配送费了,这让他很开心,立马点了一单平时常吃的肚丝盖很好浇面。付钱的时候,他发现明明免配送费,结算时显示总费用为23.5元,价格好像比平时更高了。收到盖浇面后,赵先生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收取了4元的打包费,“点餐的时候不仔细看,真的很难发现要打包费,而且总共就一个塑料盒子,打包费也太高了!”赵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打开某外卖平台软件,主页上的各家店铺都标明了起送价、配送费、人均消费和店铺评分,但是并未标明是否需要打包费。记者点进某人气靠前的麻辣香锅店,在主页并未找到关于打包费的相关说明。记者随机选取了部分菜品,在结算栏显示预估配送费3.3元,限时免配送费后总费用应为41.24元,可实际上却收取45.99元。进入结算页面,记者才看到收取了4.75元打包费。

记者电话咨询了商家,商家表示打包费是按照菜品数量收取的。每点一份配菜,均收取0.35元至1.3元不等的包装费,也就是说,点的菜品越多,打包费越贵。记者拿到餐品后发现,4.75元的打包费仅仅是一个中号的塑料盒。

采访中,记者在某外卖平台软件随机点进几家店铺,大部分店铺都需收取打包费,但是在主页上无法查看费用及收取规则。只有点了餐品,再点击结算栏查看菜品,才会看到一行小字,点进去就是打包费的收取规则。如果不留意的话,直接点击结算按钮,会直接进入付款页面。部分消费者如开启了小额度免密支付的话,更难注意到打包费的收取情况。

●提醒:遭遇乱收包装费可投诉

记者在某知名网络投诉平台看到,关于外卖包装费的投诉达到上百条。有消费者认为收费高,有消费者认为收费不合理,也有消费者表示遭遇强制收费。主要投诉的问题包括:随餐饮料需收取包装费、分装食品配料需收取包装费,以及过度包装出现不必要的包装费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点外卖过度收取包装费的现象也引发了各地消协组织的关注。今年6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专题研究结果指出,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带来三大痛点问题:外卖包装收费贵;商户“按件收取”包装费导致多次收费,消费者收到的外卖却装在一个盒子里;同一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取的包装费价格不同,同一品牌的不同店铺在同一外卖平台上收取的包装费价格不同。

遇到点外卖被过度收取包装费应如何维权?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可以直接和经营者进行协商,也可以向消费者保护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要求进行行政调查乃至行政处罚。该业内人士说:“如果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消费欺诈问题,建议消费者向监管机关进行投诉,明确要求进行行政调查,如果行政机关作出了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证据都可以作为消费者后期向经营者提起民事诉讼过程中非常有利的证据。”

新闻多一点:收取过度包装费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外卖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涉嫌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因此,外卖打包费不应成为一笔“糊涂账”,更不能成为商家随意定价的“恣意收费”。一方面,广大外卖商家要依法诚信经营,对打包费的定价和收取要遵从实际,合理定价、按需收取,不能违背诚信原则随意标价、重复收取,更不能让预包装的商品再次收费;另一方面,外卖平台也应针对外卖打包费完善相关机制,既要科学设定“分成”机制,减轻商家经营压力,也要明确打包费的收取范围、方式、定价标准等事项,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从而杜绝外卖包装费的不透明、不合理行为。

■融媒体记者 张桐恺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清拖遗留固定资产处置

◎淮安生态文旅区梧桐公馆社区用房面向社会公

◎淮安市中心金汇广场、中环国际广场房屋出租

◎国企招聘5名!淮安洪泽湖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创业大厦、春晖路商业街部分房屋租赁权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