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她在女儿的塑像下做了8年白衣志愿者

 2023-11-01 1364来源:淮海晚报

她的女儿曾在这所医院工作, 去世后捐献眼角膜为他人带去光明; 她随后来到女儿工作过的医院 做了8年志愿者——

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西边大医亭前,有一座“茜影天使”的雕像,这是为了纪念曾在医院工作,去世后捐献眼角膜为他人带去光明的护士赵茜。人来人往时,总有路人上前瞻仰,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赵茜的母亲周平在女儿去世后接过了女儿手中的接力棒,也来到这个医院,做了整整8年的门诊导医志愿者。10月30日,70岁的周平迎来了她在医院志愿者岗位上的最后一班岗。

走女儿走过的路,她来到医院做起了志愿者

10月30日,周平特意起了个大早,将自己收拾了一番,戴上医院志愿者的红色绶带来到女儿赵茜的雕像前,用手轻轻抚摸雕像下的碑文掩面而泣,用低低的声音与女儿告别。她说想在自己最后一班岗的日子,再看看女儿。

赵茜生前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神经内科从事护理工作。2009年初确诊患上了乳腺癌,积极乐观的她一直在和病魔抗争,在医院的工作也一直很突出。2014年,病情恶化后,赵茜多次提出捐献眼角膜。2015年4月11日,赵茜走完她33年的人生,4月15日,她捐出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两名眼病患者。“不忍再提女儿,她是我唯一的孩子,虽然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但我仍然常常想起她。”回想起女儿的抗癌经历,周平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女儿去世给周平的生活带来一片黑暗,原本一直和女儿居住的她常常在家里触景生情,以泪洗面。医院的领导、同事担心她的状况,经常去安慰她、陪伴她。大家担心她的状态,建议她加入医院“杏林春”退休志愿者大家庭。也正是这个提议,让周平的生活有了新鲜的色彩。

8年来,她只去过女儿的雕像前3次

2015年,为了铭记赵茜的事迹,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专门到中国雕塑之乡河北保定曲阳为其塑像。当年雕像落成,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授予赵茜“茜影天使”荣誉称号,并决定永久保留院号“赵茜3074”。在此之前,赵茜的3074号工作服务牌已经放入墓穴中。

女儿的雕像就在门诊大厅附近的地方,可是在医院工作的8年里,周平只去过女儿雕像处3次,其中两次还是医院组织的活动,只有一次是自己单独去的。“想她,却不敢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周平说,10月30日是她在医院最后一班岗的日子,离开医院前,她去看了看女儿的雕像。站在女儿的雕像前,周平的眼泪流了下来。她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女儿曾经所在科室的领导、同事都会来看自己,一次也没有落过,她心里非常感激,可是提起女儿,她总是无法控制住心情。“因为在女儿曾经工作过的医院做志愿者,感受到生活的更多意义和价值。”周平说。

继续投身公益,把爱洒向更多家庭

“女儿生前就热爱这份工作,她希望自己能够救死扶伤,贡献价值。作为一名党员,她走了,我得继续帮她完成她的心愿。”现在,在医院的志愿工作结束了,她将到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家庭里继续做下去。

周平告诉记者,她在医院做志愿者时,还在社区参与公益活动,加入了一个全部由失独家庭组成的爱心服务团队。“以前做社区负责人的时候,没有接触过失独家庭,现在想想,那是我工作的失误。”周平说,当初女儿离世,她也是在医院领导以及这个爱心服务队的关心下走出来的,所以这次离开医院志愿者的岗位后,她想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爱那些失独家庭。

周平表示,这些年,她接触了无数个患者,她想用自己的帮助,让前来看病的患者感受到一点温暖。当初大家来安慰她、鼓励她,给了她莫大的帮助,现在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再去帮助别人。她说,只要有力气,她就会把志愿工作一直做下去。

■融媒体记者 徐薇 高婷婷,通讯员 王树文 王玉玲;来源:淮海晚报;紫牛新闻

◎创业大厦、春晖路商业街部分房屋租赁权拍租

◎市区西大街邮储银行大门西侧旺铺出租

◎国企招聘专业人才9名,名城控股集团面向社

◎整体拍租一批商铺租赁权!

◎42名(事业编)!2025年涟水县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