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绘就法治新“枫”景——盱眙县法院桂五法庭打造“林区巡回法庭”纪实

 2023-10-27 1026来源:淮海晚报

近年来,盱眙县人民法院桂五法庭围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积极探索创新工作举措,结合辖区林地、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努力打造“林区巡回法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家和、业兴、居安的共治环境,展现出别样好“枫”景。

●汇聚合力 构筑诉源治理新平台

“当时我买化肥的时候,他说包赔偿。现在我家种下去的树苗和庄稼都半死不活的,他又说跟他卖的化肥没关系。谁来赔偿我的损失?我要起诉他!”

“怎么就是我家化肥的问题了?你有证据吗?”

……

2023年9月初,桂五法庭“李银江调解工作室”调解一起涉林业买卖合同纠纷。据悉,本案原告从被告处购买化肥时,被告承诺如出现问题包赔。但栽植一段时间后,树苗和庄稼出现大片枯萎现象,原告在索赔无果的情况下准备提起诉讼。

“这类纠纷在农村很常见,法官肯定也判过不少,但要走诉讼程序的话,不仅耗费当事人精力,还会耗费不少司法资源。”李银江考虑到本案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要尽早化解,于是提前介入案件,熟悉案情,并结合自己从事农村工作的经验,预想了几套调解方案。在调解过程中,他以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推导出树苗和庄稼枯萎的原因,并分析原告、被告所占的责任比例,提出最优调解方案。最终,原告、被告自愿达成赔偿协议,此案得到圆满化解。

近年来,该法庭以各镇街矛盾调解中心为主,深化大调解工作格局建设,加强与辖区内派出所、司法所、矛盾调解中心、村(居)民委员会等部门的联动,与各镇街、村级调委会、行业调解组织签订《“涉林业纠纷”多元化解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涉林业纠纷”案件多元化解纠纷等工作,共同构建起“内外并举、诉非衔接、诉调对接”的体系机制。

●四频一网 打造在线办公新常态

“你们离法庭远,不用下山了,在村委会等我们。那里有我们的联络点,我们马上就过来。”这是桂五法庭负责人陈娇娇经常答复群众的一句话。

5月中旬,桂五法庭通过“四频一网”平台调解一起涉林承包地经营权纠纷。本案原告年逾80岁,独居在村里,行动不便,也不会操作 “云上法庭”系统。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承办法官陈娇娇当即决定通过“四频一网”平台了解情况、做调解工作。经过协调,双方最终就承包地的退还、补偿等达成一致意见。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双方当事人通过“云上法庭”签订调解协议,妥善化解了纠纷。

“四频一网”平台是纵贯市、县、镇、村四级,横跨司法、信访、公安等部门的综治视频综合应用平台。2021年,盱眙法院以桂五法庭为试点,将桂五法庭服务保障的4个镇街50个村居的视频系统与法庭相连接,统一编号。桂五法庭依托“四频一网”平台,靠前服务,拓展平台使用的深度和广度,当辖区内村居遇到“涉林业纠纷”时,村矛调组织人员在与法庭取得联系后,通过“四频一网”平台进行连线,由法庭介入,“面对面”了解纠纷的产生、发酵过程,利用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参与调解,高效服务群众的同时,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法官定期通过“四频一网”平台与辖区内各村居联系沟通,了解村居新动态、分析研判新形势。对于在“云”走访过程中发现的“涉林业纠纷”苗头性、群体性问题,及时向村居负责人、矛调人员普及相关法律规定及处理方法,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此外,桂五法庭利用“四频一网”平台定期组织辖区内驻村调解员、网格员进行线上培训,强化法庭与网格员之间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法庭+网格员”工作成效最大化,推动法庭深度参与辖区基层社会治理。

两年来,桂五法庭利用“四频一网”平台化解矛盾28起,开展调解员、网格员工作培训4次,发现问题隐患5个,真正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寓事于理 形成善治文化新特色

2023年3月10日,在第45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桂五法庭到辖区村居开展一场林业纠纷案件巡回审判,并在庭审结束后进行普法宣传。

“这次巡回审判法庭开庭后,我才明白,即使自己承包的山林、自己种的树,也不是想砍就砍。”一位旁听庭审的大爷感慨道,“这种巡回审判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法律的庄严,还能学到很多法律法规。”

桂五法庭在辖区村居常态化开展“涉林业纠纷”案件巡回审判,积极打造“林业巡回法庭”,并在庭审结束后通过 “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以及“说法评事”,为守护辖区绿水蓝天贡献力量。

桂五法庭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到案件当事人所在地现场开庭,让人民群众旁听案件审理,在家门口“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赵考淼)

◎整体拍租一批商铺租赁权!

◎42名(事业编)!2025年涟水县卫健委

◎27名(事业编)!淮安盱眙招聘农村订单定

◎招聘32人(事业编)!洪泽区教育体育局公

◎国企招聘16名!洪泽区润湖热力发展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