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浓浓的乡土味和烟火气,城里人逛起乡村大集

 2023-10-25 1471来源:淮海晚报

商场、超市、便利店和各类网购平台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购物便利。而在农村,赶大集的热闹氛围也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如今,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迷”上了乡村大集,为的是乡村大集上那浓浓的乡土味和烟火气。

农产品物美价廉

早上8点,淮阴区马头镇的集市上挤满了人。走在乡村大集上,不仅能闻到新鲜蔬菜和肉类散发的气味,听到匠人们敲敲打打的声音,还能看到摆满摊位、五颜六色的农产品和精致的手工艺品。茶豆角、莴苣、佛手瓜、南瓜、蛇瓜、刀豆……“新鲜”“便宜”“种类多”是大多数顾客心中最能概括乡村大集的词。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乡村大集的摊位上不仅有品种丰富的蔬菜瓜果,还有禽肉和水产等,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据了解,集市上售卖的农产品大都是当地农民刚刚采摘或收获的,十分新鲜。“大姐,我看你家的小虾活蹦乱跳的,怎么卖呀?”“这小虾是刚刚在自家塘子里捉的,给你20块5毛钱一斤。”“这虾平时在城里都不容易买到,给我来两斤。”家住市区的李阿姨是这个集市的常客,看到眼前新鲜的小虾喜出望外。

记者了解到,在乡村大集上,像李阿姨这样的城里顾客不在少数。每逢有集市,他们或骑车、或开车、或坐公交,去逛周边农村的大集。他们认为,乡村大集的农产品除了新鲜,价格还非常便宜。“农民自家种的芹菜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我觉得比城里农贸市场的芹菜口感要好。你看,我买了这一大袋子才花了7块钱。”从城里来赶集的苗女士笑着说,每到逢集的日子,她都会开车来乡村大集购买足够一周食用的食材。“这里的小青菜1.8元一斤、橘子10元4斤、鲜牛肉40元一斤,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肉类,价格都非常便宜。”苗女士说。

特有氛围吸引人

“乡村大集上的东西新鲜,我准备买点牛肉头和牛腩炖汤。”前不久,市民陈丽带着好姐妹、开着私家车前往马头镇赶大集。她说,现在流行下乡赶大集,集上特有的乡土味和烟火气十分吸引她,她和姐妹们每次都能淘到“宝贝”。家住清江浦区的黄先生和几位朋友开车去赶古清口农贸大集,购买了一车农产品留着周末聚餐用。“我们来赶集是朋友推荐的,乡村大集果然不错。”黄先生说,赶集购买的农家散养土鸡肉质鲜嫩,吃起来也放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城里人逛乡村大集,除了青睐农村新鲜无污染的农产品,也很喜欢乡村大集热闹的氛围。走在大集上,看着一家摊位紧挨着一家摊位,听着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许多人都能找到旧时温馨的回忆。陪着奶奶来赶集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跟着家人赶集是美好的回忆,如今虽然住在了城里,还是会带奶奶来凑个热闹,在赶集的氛围中回忆童年。”市民葛先生说,他的母亲今年81岁,搬到城里生活后总有些不习惯。每逢赶集日,他都会带着母亲回老家集市上转转,让母亲的思乡情绪得到缓解,而他也能在逛集时回忆起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在乡村大集上能看到许多城里看不到的东西,有种怀旧感。”

如果说如今的乡村大集和过去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电子支付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大爷,您这可以扫码支付吗?”“可以,你扫这个就行。”在淮阴区五里镇的乡村集市上,前来采购的周女士挑选完蔬菜后,麻利地掏出手机扫码付了钱。经常在五里镇乡村集市上摆摊的高大爷在儿女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微信收款:“以前来集市上卖蔬菜时,为了方便给顾客找零钱,都会带一大把零钱,现在不一样了,别人扫个码就能付钱,不用找零钱,感觉特别方便。”高大爷说。

买卖双方都需要

塘里刚挖出的鲜藕,毛色鲜亮的散养土鸡,成熟饱满的南瓜,还粘着泥土的韭菜、萝卜,这些新鲜的特色农产品让乡村大集散发着独特的风味。长大后搬进城里生活的人,在这里可以找寻到小时候的回忆;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可以从热闹的大集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味和烟火气。

“印象中每次赶集都很热闹。”市民王正宇介绍,乡村大集上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集市西侧是售卖土鸡、土鸭和粮食的区域,南侧则售卖蔬菜和鱼类,中间区域售卖干货和衣物等。“即便几年不逛集市,回来一逛还是这个布局,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想买的物品。”王正宇说,乡村大集记录着当地人的购物习惯和喜好,转一圈即便没买什么商品,那种熟悉的感觉也让人非常放松。

在乡村大集上,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双方常常会达成一种默契。古清口街道农户刘翠兰告诉记者,每逢农历日期的尾数是二、四、七、九,古清口农贸市场附近都有大集,她经常会将家里的蛋类和蔬菜拿到集市上售卖。不少人会从城里坐车来找她买东西,预订鹅蛋、草鸡蛋、鸽子蛋等。“我们家里养的鸡、鸭、鹅,甚至种的菜、晒的菜干,他们都喜欢买。”

■融媒体记者 王夏禹 张金宇

◎创业大厦、春晖路商业街部分房屋租赁权拍租

◎市区西大街邮储银行大门西侧旺铺出租

◎国企招聘专业人才9名,名城控股集团面向社

◎整体拍租一批商铺租赁权!

◎42名(事业编)!2025年涟水县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