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兵,1981年9月出生,共产党员,精神病学在读博士,现任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专科带头人、科主任、教学主任。他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精神科领域奋斗了20年,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尊敬和爱戴。
黄成兵在工作中练就过硬的基本功,熟练掌握精神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种的诊疗措施,常规承担本院的外出会诊工作,精湛的医术不负其专科带头人的职责使命。他一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密切关注本专业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无论是到北京进修,还是去爱尔兰St.Patrick’s大学医学院学习,他白天在临床观摩学习,晚上在图书馆查阅文献。每天坚持国内外科研文献阅读和学习已成为他平常生活中一种习惯。
去年,已经是主任医师的他在不惑之年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一边工作一边开始自己的博士之路。正是凭借多年的持续努力,他把自己锻造成专科领域的业务精英。
患者张某某,因罹患“精神分裂症”多次在该院住院治疗,每次都是愁容来、笑脸回。他的母亲对黄成兵所在病区的医疗服务非常满意,几番要送上高额红包来表达感激之情。多次被退回后,她又向医院的行风办送上了锦旗和感谢信。当行风办的同事笑问黄成兵:“到底是什么让患者家属如此感恩?”黄成兵开心地说:“是我和我的团队历时数年的爱心、真心。”的确,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是平凡的,无论是白天给拒食患者耐心喂饭,还是晚间为躁动患者细心盖被,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处处体现着“医者父母心”的从医准则,正如感谢信上所说“从黄主任身上看到市三院领导和全体医务工作者满满的正能量,我们老百姓为有你们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黄成兵在医院里第一个报名要求去湖北支援抗疫前线。因医院工作未能成行后,他在继续做好病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主动投身医院精神科过渡性观察病区建设,主动承担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为疫情期间保障重性精神障碍防治工作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力量不足时,他积极报名PCR实验室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取得PCR实验室工作资质,随时准备去方舱医院支援核酸检测。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他一直在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心理健康提供耐心、细心的优质服务。仅在今年的5月份,他就在安排下,先后负责从外地返淮的包某某、陈某某、胡某某等多人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黄成兵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更注重科室总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他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言传身教,带出了一股新生力量;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团结协作,带出了一支精悍的科研团队。他还通过“点对点”帮扶等方式将自身知识和经验像播种一样教给辖地的精防医生,有力推动了淮安地区精神卫生防治事业的发展。2020年,他负责的病区喜获全国共青团“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在每年为超过4000名受精神心理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专业服务之余,黄成兵累计在国内外各级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主持淮安市科技项目立项(HAS2015034);荣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淮安市科技进步奖、淮安市新技术引进奖;获得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淮安市“科技精英”称号。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的盛誉,更是对他的褒奖和肯定。 (丁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