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发布第1号通告,外省来淮返淮人员需在12小时报备!

 2022-01-14 4819来源:淮阴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淮阴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淮肺炎防控办〔2022〕1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来淮返淮人员排查管控工作的通知

高新区、各园区管委会、商贸服务中心,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区疫情防控各工作组: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处于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况,多个省市已经检出奥密克戎病毒株,局部发生社区传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区来淮返淮人员的排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坚持外防输入、内严管控,做到应排尽排、应管尽管。

二、主要措施

(一)主动及时报备

多种方式告知所有省外来淮返淮人员,应提前报备或者抵淮后尽快且不得超过12小时向所在村(居、单位、宾馆等)报告,或提前通过“i淮安”淮上通”进行报备。

(二)加大排查力度

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加大摸排和协查力度,做好来淮返淮人员主动排查,做到应排尽排、不漏一人。

(三)落实人员管控

1.境外来淮返淮人员:实施“14+14+28”全过程管控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严格审核其居家条件,不符合的需集中隔离)、落实28天跟踪健康监测。

2.中高风险地区来淮返淮人员:落实“14+7”管控措施,即14天(自离开中风险地区之日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严格审核其居家健康监测条件,不符合的需集中隔离)。

3.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时空交叉的来淮返淮人员:落实“14+7”管控措施。

4.有本土病例县区(直辖市为街道)旅居史人员: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5.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中高风险地所在地级市(直辖市为区)低风险地区的来淮返淮人员: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能够出示包括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健康码,体温测量正常的,现场采集核酸检测样本后(较前一次检测采样间隔24小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有序流动;对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可有序流动。如该人员在我区旅居,需进行7天健康监测,并在进入我区72小时之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规范处置。

6.省外来淮返淮人员:12小时内向社区报备,落实核酸检测。

7.密切接触者:落实“14+7”管控措施。

8.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落实“7+7”管控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9.红黄码人员:及时报告,规范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四)严格人员出行

严格限制前往本土疫情发生区域、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本土疫情发生区域、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的其他县(市、区、街道);非必要不离淮,倡导就地过节。

三、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网络

区卫健委、公安分局明确专班专人负责,大数据专班协同、高效运转;各镇、街道有分管领导、专人负责排查、管控工作;各社区(村居)排查、管控网格健全。

(二)强化沟通协调

部门、镇街、社区(村居)之间需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重点人头数据“下发-核查-管理-反馈”闭环,做到“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管控情况清”

(三)压实四方责任

落实属地、行业主管、单位、个人责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强化培训演练,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区疫情防控督查专班开展常态化督查对防控工作落实不力将严肃问责。

(四)及时传达到位

请各相关单位及时将此文件传达到各自下属责任单位,并严格按照文件迅速落实。

淮阴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月13日

◎整体拍租一批商铺租赁权!

◎42名(事业编)!2025年涟水县卫健委

◎27名(事业编)!淮安盱眙招聘农村订单定

◎招聘32人(事业编)!洪泽区教育体育局公

◎国企招聘16名!洪泽区润湖热力发展有限公